时代|纪实摄影大师刘香成:留下真实的中国生活( 四 )


我觉得艺术有它独特的一种互相沟通的能力 , 中国人讲故事的问题在中国摄影上也能看到 , 就是摄影师跟对方没有直接的对话 , 都是广角镜 , 感兴趣的事情也不一样 。 比如你看到中国的摄影里面 , 你会发现它有很好的构图 , 有很好的表现画面等等 , 但是如果你看有的肖像照 , 被拍和拍的人眼神没有互动 。 这个东西对我来说很重要 , 我拍你 , 你的眼睛就告诉我 , 你对我有没有信任 。 这种感觉奇怪又奇妙 , 甚至我在战场上 , 一个暴徒 , 你看他的眼睛 , 他看你的眼睛 , 都决定了要不要揍你一顿 。 这种沟通的力度跟影响是超过很多人的想象的 , 一个画面一眼看过去就知道有没有这种信任 。 所以摄影师能够在一个陌生的人前 , 用很快的时间来建立基本的信任 , 我觉得是特别重要 。
比如陈凯歌是很自信的一个人 , 我要很快建立起来对话 , 就是他喜欢你说的事情 , 你也表现出对他的话语有某种共同的认识 , 就会很快排除一些障碍 。 我记得他在我北京的四合院里面 , 我说这个地板很干净 , 你就躺在地板上 , 他没有迟疑地就把鞋脱了 , 趴在那里 。 这种事情在我身上发生了很多次 , 无论是尼克松还是中国领导人 , 他只要一眼看见这个人并且觉得说的话是为他好 , 他就会很正面地回答 。 这种回答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你叫他做什么 , 他就愿意做什么;二是他用他的肢体语言来表达对你信任还是不信任 。
时代|纪实摄影大师刘香成:留下真实的中国生活
文章图片

导演陈凯歌 。 摄影/刘香成
相机对我来说是一个蛮有意思的工具 。 我就觉得每一样事情 , 一旦你感兴趣 , 你要深入这个事情 , 你会自自然然感应到这种事情 , 反过来很多文字采访人员是同样的 , 有一些文字采访人员去采访人家 , 人家会觉得这个人提的问题真笨 , 提不到事情的核心里面去 , 他就会希望把这个采访尽快结束好了 , 因为他觉得特别烦 。 好的文字采访人员会发现受访者有时候不告诉自己父母的事情都会告诉他 , 因为对他有信心、有信任感 , 我觉得这两个事情在我镜头前面是同一回事 , 一模一样的事情 。
我觉得决定性的瞬间当然是存在的 , 因为布列松先生说决定性的瞬间是这个画面跟你的思想和你的眼睛 , 在一个瞬间的时候摁下这个快门 。 但是也有一个法国的策展人 , 他在蓬皮杜博物馆也特别做了一个布列松的摄影展览——“非决定性瞬间的布列松” , 就是说他的画面也很严谨 , 也有去准备、去等待那个瞬间的到来 。 我觉得决定性的瞬间跟非决定性的瞬间离不开 , 如果是在纪实摄影里面 , 是离不开摄影师对某种文化、某个国家、某个社会、某个制度深入的了解 。 对我来说 , 从中国拍到的一个画面 , 它肯定是在整个中国里面表现了一件事情、一个时间、一个人 。 到今天我拍中国已经有40多年 , 它还是一个故事 , 因为中国这么巨大的背景 , 不是几个月能够完成的事情 。 叙事的眼光跟目标决定着什么样的事情对我来说很中国 , 很能够表现中国 。 比如早年的时候拍到的中国是反映一个集体的社会 , 而今天的中国已经历经济改革 , 慢慢地大家开始关心的是自己的事情了 。 从一个高程度的集体社会 , 到现在社会上是越来越重视个人的表现 , 这种东西是西方人完全不知道的 , 在西方人看来中国人穿得也一样 , 长得也一样 , 什么都一样 。 所以你要报道一个社会 , 要有耐心和决心 , 要遵从着这个故事 , 至于你有没有能力 , 那是另外一回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