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杨焄评《〈洛神赋〉九章》︱如何走出“索隐式”阅读?( 二 )


宋玉|杨焄评《〈洛神赋〉九章》︱如何走出“索隐式”阅读?
文章图片

刘知幾著、浦起龙注《史通通释·杂说下·别传九条》
唐宋以降虽不乏与刘知幾同调者 , 但可惜所论大抵浮泛饾饤 , 直至近代学界 , 对这种“索隐式”阅读的批驳才逐渐趋于周详细密 。 黄侃早年撰有《洛神赋辨》 (连载于《民国日报》1916年9月11日、20日) , 此后递经润饰增补 , 又改题为《洛神赋跋》 (载《尚志》第二卷第九期 , 1919年)和《曹子建〈洛神赋〉识语》 (收入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校订《黄季刚诗文钞》 , 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而先后刊布 。 文中就条分缕析地驳斥旧说荒诞不经 , 强调“《洛神赋》但为陈王托恨遣怀之词 , 进不为思文帝 , 退亦不因甄后发 , 庶几言情、守礼 , 两具得之” , 对其主旨做出新的诠释 。 沈达材的《曹植与洛神赋传说》 (华通书局1933年)更是以专著的形式 , 分为“洛神赋传说考”和“洛神赋的解剖”两部分 , 做了旁搜远绍、穷原竟委的蒐求考辨 , 最终指出“《洛神赋》在体裁上 , 是摹仿《神女赋》的;而事实上的根据 , 便是依托着一个什么宓妃神女来做幌子 , 这在古人的文学中 , 也是常见之事 , 毫不足怪的 。 故在今日来论《洛神赋》内容的成分 , 它便是摹仿、依托二者的结晶品 。 我们最后的结论 , 仍是不为着什么而作的” (下部一《洛神赋为什么作的?》) , 这只是纯粹的抒情之作 , 无需过度诠释 。 这些研讨毋庸赘言给本书作者带来了很大的启发 , 举其夥者 , 在梳理《洛神赋》的渊源时 , 她先后论及“宓妃的传说”和“宋玉的神女” (参见第三章《〈洛神赋〉的前史之一——宓妃的传说》、第四章《〈洛神赋〉的前史之二——宋玉的神女》) , 就和沈达材所标举的“摹仿、依托二者”遥相呼应;而在探求《洛神赋》的寓意时 , 她认为全篇是由“守礼”“言情”和“赞美”这三重声部构成的复调式结构 (参见第五章《〈洛神赋〉的寓意——用多声部表达守礼》) , 也与黄侃所述“言情、守礼 , 两具得之”有着显而易见的承传渊源 。 不过 , 若从方法论的角度着眼 , 与黄侃、沈达材等近代学者的论著相较 , 本书确实呈现出非常显著的本质区别 , 最引人瞩目的即大量引入由《洛神赋》文本衍生的书法、绘画作品 , 藉此重新对照检讨 , 钩稽考索“索隐式”阅读产生的源头 , 而不再拘囿于通过文学作品的单一视角来进行重复性的分析 , 故所做考辨愈加周详严密 , 而最终结论也更为坚确可信 。
宋玉|杨焄评《〈洛神赋〉九章》︱如何走出“索隐式”阅读?
文章图片

沈达材《曹植与洛神赋传说》
宋玉|杨焄评《〈洛神赋〉九章》︱如何走出“索隐式”阅读?
文章图片

黄侃《洛神赋辨》
围绕着以《洛神赋》为题材渊薮的书法和绘画 , 在近年来的艺术史研究领域内其实也多有创获 。 其中最具代表性并堪称集大成的当推陈葆真所撰《洛神赋图与中国古代故事画》 (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 , 书中竭泽而渔地搜集到创作于不同时代、散布在世界各地的九种《洛神赋图》和其余多幅《洛神图》 , 经过细致缜密的比对考较 , 对不同画作的构图模式、叙事方法、风格谱系、分期断代等做了相当精彩的阐释 。 然而恰恰因为立足于艺术史研究 , 所以该书主要聚焦于“图画如何转译文本的内容、含义以及美学品质;图画如何叙事 , 包括故事画中所见的各种构图法;以及在画面上如何表现出时间和空间等各种重要的议题” (《结论》) , 也就是弃异求同 , 着重关注图像通过哪些途径来再现文字 。 《〈洛神赋〉九章》在构思结撰时曾受到陈葆真所用“转译”一语的触动 , 对画幅的解读诠释也多有取资借鉴 , 可是在考察视角方面则做出了耐人寻味的调整 , 即“看清楚图忠实于赋的部分固然重要 , 可更重要的 , 还是要知道图在转写赋的时候 , 到底增加了哪些信息、遗漏了哪些信息 , 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增加或遗漏” (《结语:文学研究范式需要一再突破》) , 也就是弃同求异 , 更侧重辨析图像与文字之间存在哪些歧异 。 本书反复强调《洛神赋》中第一人称的“余”仅仅是旁观的叙述者 , 并非赋作的主角 , 更不能简单地视为曹植本人;然而文字一旦被转化为图像 , 画家就不免要发挥想象去填补空白 , “作为叙述者的‘余’便由隐而显 , 由无形变成了一个有样有貌的君王” , 主角也由文本中的洛神一人演变为画面里的君王与洛神两位;而这种直观生动的画面又会反过来影响到对文本的理解 , “强化了读者的一个观念 , 以为《洛神赋》写的就是曹植与洛神的邂逅” (第七章《〈洛神赋〉转化为图——画家的第三只眼》) 。 经过这番抽丝剥茧的推求分析 , 作者揭示出在《洛神赋》流传接受的进程中 , 并非只存在文本解读对绘画创作的单向影响 , 还存在着绘画创作对文本解读的反向影响 。 作为文本的《洛神赋》只有一篇 , 以其为蓝本进行“二度创作”的绘画倒是接二连三 , 此消彼长之下所形成的反向影响积微成著 , 着实不容小觑 。 画家们偏离文本后飞驰神思 , 并诉诸穷态极妍的细致描摹 , 无疑会对读者产生很大的引导 。 在各类“索隐式”阅读中起源最早、影响最深远的“感甄”说 , 很可能就肇端于将文本转化成绘画时所出现的落差 。 文学与艺术之间的跨域融通在时下颇受重视 , 甚至有所谓的“文图学” , 致力于疏通文本内涵与书画笔墨之间的内在关联 , 本书却强调必须“始终注意到文学和绘画的差别 , 尊重它们作为材质不同的媒介 , 其实各有自己的特性” (《结语:文学研究范式需要一再突破》) 。 在呈现两者的共性之余 , 更需要留意彼此的异趋互渗 , 这才是题中应有之义 , 文学研究者和艺术批评家们确实都需要就此反躬自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