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文远!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因为信仰而引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 二 )


皇权。
武周朝女皇武则天信佛,经常借助佛教论证自己登基的合法性,所以在此期间佛教取代道教成为国教。后来李隆基、唐武宗、唐玄宗均接受了道家的授箓,成为虔诚的道教徒。在此期间,道教得到了皇室助力,发展迅速。相比于两大宗教,儒教势单力孤,所以当时的儒生一方面在公共场合倡议限制宗教,一方面又与和尚道士交好。




徐文远!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因为信仰而引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
文章插图

虽然,唐代的三教竞争激烈,但却很少发生西方世界因教义不同而爆发的流血事件。
那么,这又是为什么呢?
除了中国古代的皇权凌驾于神权之外,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李渊在建国之初奠定了佛道儒三教并行的基调。
武德七年的一个早晨,李渊在长安国学中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释奠仪式。作为一国之君的李渊亲自出席,陪同高祖的还有秦王李世民及文武百官。
按理说,释奠是儒教的经典仪式,用以祭祀圣人孔子,可这次的释奠仪式却与先前截然不同。参加讲论的,不但有当世鸿儒,还有来自寺院里的高僧,及德高望重的道长。
有资格讲论的,皆是三教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例如:代表儒家登场的,便是当时的太学博士陆德明和国子博士徐文远;代表佛教登场的,则是普光寺沙门道岳。圣光寺沙门慧乘。至于道教参与讲论的,是清虚观的李仲卿、刘进喜两名道长。这几位都是当时知名度最高的名士,尤其是道岳和尚,他便是玄奘的授业恩师。
大唐宗室以老子为先祖,所以道教是大唐本宗,在讲论过程中两位道长坐在首席。陆德明与徐文远均是当朝重臣,所以他们坐在中席。当时的佛教并不受统治阶层重视,所以沙门殿后。三教分别派出了最能言善辩的高人来讲经说法,刘进喜、徐文远、慧乘三人先是以自己的角度对经文、古籍进行了诠释,随后又相互进行辩难,场面陷入白热化。
当然,因为这次辩论的话题是自释奠引出的,所以代表儒家的徐文远、陆德明“主场作战”,颇有优势。二人的一番高论引起了高宗的注意,且深得时人赞赏。这次讲论的初衷,本就是李渊为了让三教兼容发展进行的一次勇敢尝试。不过,在讲论期间处于对立面的三方为了攻击对方的信仰,提高本教的声誉和地位,始终在引用对方典籍中的经典进行论述。




徐文远!中国为什么没有出现过“因为信仰而引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
文章插图

这种风尚蔓延开来,许多人开始兼修三教。
毕竟,只有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兼修三教者才能在讲论中取得最终胜利。殊不知,这种对对方教派的深入了解,刚好符合唐高祖“三教虽异,善归一揆”的初衷。
唐玄宗李隆基当政时期,进一步促成了三教文化的融合。
李隆基是个虔诚的道教徒,身为道教的拥护者,他希望道教能得到更多百姓的拥戴。不过,由于先祖已定下善归一揆的发展基调,李隆基依旧保留了平衡的政策。
唐玄宗在三教典籍中各取一部,从儒学经典中挑出《孝经》,从佛家经典中选出《金刚经》,在道教书籍里找到《道德经》,以此作为三教归一的起点。这三部经典的篇幅很短,读起来不费事不费力,但它们却是三教文化的支柱性经典。通过李隆基遍注三教,我们可以看出唐玄宗的宗教主张是崇道、尊儒、不抑佛,为三教的和谐并存提供了环境。
在朝廷“三教齐一”政策的影响下,开元、天宝年间的讲论已与此前有天壤之别。虽然在讲论现场,代表了佛道儒的名士仍会相互辩难,但此时的三教思想已出现了调和的趋势。开元二十三年千秋节,也就是李隆基的生日,朝廷特地开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论。在讲论现场,李隆基特别提到了“三会归一”的主张,宰相张九龄亦给出了“万殊一贯,三教同归”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