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苏轼用一篇游记告诉人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三 )



这一境界,既是承天寺月夜景色的自然和谐之美的生动写真;同时也是两位夜游者徜徉于美好月色中,由于一时忘却了名利场上的得失与尘世的喧嚣,而感到怡情悦性、胸无尘俗的真实心境的写照。

月光&苏轼用一篇游记告诉人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文章插图
文中最美的,便是这描写月色的十八个字,苏轼感觉自己恍如身在梦境,他觉得水是无色透明的、客观存在的事物,看上去却仿佛什么都没有,月光不也正是如此吗?

苏轼感觉此时此刻的庭院里,仿佛注满了澄澈明净的月光之水,而且水中还有许多交错在一起的水草。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是动静结合的描写,更是描写月光的千古名句。苏轼以超凡脱俗的艺术表现力和匠心独运的创造力,敏锐地捕捉到这种稍纵即逝的美,这是苏轼对文学与美学的全新的诠释。

“庭下如积水空明,藻荇交横,盖竹柏影地。”在营造了一种清凉澄澈的境界的同时,也透露出了苏轼内心复杂的心境,为什么这么说呢?原来答案就在最后的两个反问句中。

苏轼紧承前文,连发两问: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他以反问的方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实际上是说,明月无时不有,竹柏到处都生。反问句更能表达苏轼在不如意的环境中自得其乐的乐观与旷达。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 人如吾两人耳”,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三句话,正是苏轼感情的强烈抒发。是啊,月亮和竹柏都是永恒的客观存在,所缺少的只是如他们这样具有闲情雅趣的人去注意,去欣赏。

月光&苏轼用一篇游记告诉人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文章插图
正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全文最后一句中的这个“闲”字,语意双关,悠闲之外,恐怕还有被闲置、闲抛的幽怨心绪。

苏轼面对无限的空间和广阔的地域抒发胸中深沉的感慨:明月、竹影、柏影,都是最常见不过的自然景物了,这种美在生活中处处都有,只不过需要一个去发现美、欣赏美的人,更需要一双去发现美、欣赏美的眼睛而已。

而他和张怀民正是能发现生活之美的“闲人”,他们懂得去欣赏、领略大自然的美,只有像他们俩这样的人,才能去发现、领略这种自然和谐之美。很明显,苏轼在这里是以“闲人”自居的。

月光&苏轼用一篇游记告诉人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文章插图
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苏轼的一种无可奈何的自我宽慰罢了。苏轼正因为有着黄州的生活经历,他才有了这种领略自然美的闲情。而黄州的生活经历,又是苏轼经历宦海浮沉与九死一生之后的被动接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苏轼笔下的“闲人”,只不过是“经历过繁华,也守得住寂寞”的有心人,这也一定是一位努力拥抱生活、努力热爱生活的人。

月光&苏轼用一篇游记告诉人们,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文章插图
苏轼,这位在千百年前夜承天寺的文学家,这位在黄州创作出了蜚声文坛的佳作的文学家,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传奇故事,但就是这份夜游承天寺的闲情逸致与平淡如水,才得以让苏轼寻到一个安放心灵的空间,这个空间足以温柔地托住苏轼饱尝辛酸的甚至摇摇欲坠的躯体与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