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钢琴师》的镜头式写作

我常常想 , 假如《钢琴师》是一部小说该多好 。 可非常不幸的是 , 它不是 。 它是一本回忆录 , 讲述了当年真实发生的故事 。
在二战期间 , 波兰有一位天才钢琴家什皮尔曼 , 因为“犹太人”这个特殊的身份 , 他被迫成了一名“隐匿者” , 在华沙犹太区里 , 他饱受饥饿的折磨、疾病的困扰与各种屈辱 , 整日处在死亡的威胁下 , 不得不四处躲藏 , 以避免落入纳粹的魔爪 。 就在他快要绝望时 , 一个偶然的机会 , 他遇到了一名德国军官 , 在这名军官的冒死保护下 , 他挨到了战争结束 , 迎来自由的曙光 。
也或许是因为什皮尔曼并不是专业作家出身 , 而是一名钢琴师 , 他只是以一名亲历者的身份对这样一场血腥残暴的、没有人性的战争进行了冷静而深刻细致的回忆与叙述 。 从整篇行文来看 , 你几乎看不到作者对战争与敌人的愤慨与鞭挞 , 看不到作者的悲伤与疼痛 , 但是 , 恰恰是这样冷静的叙述 , 这样不添加任何情感的白描(在写作里 , 这样的白描通常被称为镜头式语言或镜头式写作) , 让作品更具震撼力与艺术表现力 , 令读者不寒而栗的同时 , 去对战争的残暴、对人性的善与恶进行思考 。
镜头式写作 , 是写作教学里的一个概念 , 大意指的是在写作中运用如远景近景、特写、视角切换等镜头般的语言描写 , 真实再现故事的场景 , 还原当时的细节 。 从语言上看 , 这样的写作简洁 , 干净 , 少用修饰语 , 能给人生动的、具有冲击力的画面感;在表情达意上 , 一般都不直接抒情、议论 , 而把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与意图深藏到“画面”和“镜头”当中 。 可以说 , 在《钢琴师》里 , 这样的镜头式写作 , 几乎到处都是 。
比如 , 那个被戏称为“羽毛太太”的疯女人 , 作者对其外貌、打扮 , 尤其是对她的语言与神态的描写;“在赫沃德纳大街跳舞”这一章里 , 关于德国兵命令长相滑稽的人跳华尔兹舞的叙述;“K太太的善举”这一章里 , 描写犹太人聚居区里发生的种族大屠杀的场景 , 穿着长筒军靴的德国人上楼时 , 灯一层一层地亮起来 , 老人抓住扶手支撑身体 , 拼命要站 , 但是怎么也站不起来 , 几个德国兵就抓着这位有病的老人 , 把他连同椅子一起搬起 , 抬到阳台 , 从四楼扔到了街上;“集中转运站”这一章里 , 那个女人不停地说 , “我为什么干了那样的事” , 父亲用小刀分一块卡拉梅尔奶油糖 , 那是一家人在一起吃的最后一顿饭;“神枪手们 , 起来”这一章里 , 一群筋疲力尽的犹太人走过一条条大街 , 放声歌唱《嘿 , 神枪手们 , 起来!》……
诸如这样的镜头式语言数不胜数 。 我想 , 任何一名导演 , 只要他认真地读过原著 , 许多电影镜头就已经可以直接拍摄了 , 它几乎不需要再花费导演与编剧太多的心思 。 在阅读过程中 , 我一直被这样的画面感折服和触动 。
当然 , 也正因为什皮尔曼原本不是作家 , 他只是以一名亲历者的身份 , 来回忆当时的各种经历 , 文字间对战争的悲惨残酷、人性的丑与美的呈现 , 造就了《钢琴师》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与震撼力 。 在电影里 , 导演只需要将这样的画面稍作艺术化处理 , 便能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与心灵震撼 。 电影《钢琴师》能够赢得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奖 , 在很大程度上是沾原著的光了 。
【语言|《钢琴师》的镜头式写作】什皮尔曼在1945年写下这本书 , 是为他自己写的 。 写作能让他的精神和情绪从战时的可怕阴影里解脱出来 , 让他能继续生活下去 。 然而 , 正是这种不抱功利目的的写作 , 加之其非专业作家出身 , 以及通篇的镜头式语言 , 成就了这部伟大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