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自振|三坊七巷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邹自振|三坊七巷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本文图片

《荔枝换绛桃》剧照
《荔枝换绛桃》是闽剧传统剧目中的经典之作 , 被誉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福州版 。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邹自振教授认为 , 这出戏是民间理念型的优秀剧目 , 用福州戏演福州人 , 说福州事 。 剧中的福州风俗民情 , 让《荔枝换绛桃》呈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 “需放置在‘三坊七巷’特定的情境中 , 去完成整出戏的审美过程 , 去体验人民的理想愿景” 。
龙舟竞渡时“邂逅”
《荔枝换绛桃》的时代背景为中国历史上的五代十国时期 , “闽”是南方十国中的一个小国 。 实际上 , “此剧系根据流传在福州的民间故事改编” 。 邹自振说 , 20世纪20年代 , 闽剧曾有《火里鸳鸯》一剧 , 即“荔枝换绛桃”的故事 , 惜无传本 , 演出情况亦无从查考 。 1949年后 , 由剧作家陈明锵、林飞合作 , 参考民间传说及清代小说《闽都别记》有关章节重新编写 。
故事开端发生在农历五月初五 。 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有划龙舟的习俗 , 为的是凭吊屈原 , 而据《福州掌故》“五月端午赛龙舟”的说法 , 福州的龙舟竞渡则来源于“钓白龙” 。 相传西汉时期闽越王余善率众反汉 , 事前在福州城南临江筑台“钓白龙” , 以争取百姓支持 。 余善让人用木头雕成白龙 , 浮在南台江上 , 让沿江各部落的健儿驾船夺取 。 后世发展为一年一度的龙舟竞赛 , 从五月初一到初五 , 往往以白马、青蛙等作为舟艏标志 。
“邂逅”一场 , 在龙舟竞渡声中 , 艾敬郎与冷霜婵经归大娘引见 , 邂逅于西湖荷亭 。 冷霜婵对艾敬郎的画颇为赏识 , 尽管心生好感 , 却碍于女儿家的矜持 , 不敢向归大娘打听有关艾敬郎的消息 。 归大娘看在眼里 , 嘴上却不明说 , 先谈“知否西湖渊源” , 再聊“今日西湖热闹非常” , 最后又说“离荷亭半里路 , 那边是西涧这里去西门” , 天南地北胡侃一通 , 唯独不提艾敬郎 。
此刻的冷霜婵焦急万分 , 一面敷衍“现在之事使我了然” , 一面“不听你讲天气”“别件事不必讲 , 只要讲此刻” , 步步逼近 , 频频暗示归大娘 , 却也唯独不提艾敬郎 。 两相僵持之下 , 一句归大娘的旁唱揭示道:“分明霜婵话难出口 , 我看样式猜她腹肠 。 她既然不说我也诈眠梦 , 看看是谁先看言 。 ”
“这一场充分体现了调侃手法的运用 , 创造了一种抒情色彩极为浓郁的喜剧环境 。 ”邹自振说 , 这种环境愈是愉快地展现 , 愈是让故事的结局突显出一种“撕心裂肺”的疼 。
隔着安泰河“投荔”
端午一月后的一天 , 已将近午后 , 冷霜婵无意瞥见住她对楼的艾敬郎 , 误以为其口渴投以荔枝 , 而艾敬郎还以绛桃 , 两人互生爱慕 。
中国早在公元3世纪就栽种荔枝 , 据考证到西汉时才正式命名为“荔枝” 。 荔枝性喜高温多雨 , 历来分布于福建、广东、四川等亚热带与热带地区 。 明代徐勃《荔枝谱》记载著名品种已达70多个 , 如蜜荔枝、丁香荔枝、玳瑁荔枝、葡萄荔枝等 。 福州西湖开化寺外西南角原有一棵“十八娘”荔枝 , 宋蔡襄《荔枝谱》称“十八娘荔枝 , 色深红而细长 , 时人以少女比之” , “俚传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 , 好啖此品 , 因而得名” 。
第二场“投荔”发生在三坊七巷的桂枝里 。 唐希《安泰桥旁朱紫坊》写道:桂枝里河沿与吉庇巷平行 , 河北岸的吉庇巷人家将后门埕的建筑对准了小河 , 为了充分利用河道的便利 , 欣赏小河的风光 , 大多数人家都沿河驳岸撑起了木柱 , 搭盖起的小楼延伸到了河水的上方 , 成了沿岸而居的吊脚楼 。 吊脚楼往往是书生读书作画的地方 。 河南岸的桂枝里在河沿留出了一条植有古树的小街 。 街的南边也朝北搭盖着不少木构小楼 , 楼上大多住着未出阁的小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