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系$俗语“出了五服不是亲戚”,五服、亲戚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中国是一个讲究血脉和亲缘的国家,早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有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说,也有了“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延续在封建社会千年的制度。


嫡系$俗语“出了五服不是亲戚”,五服、亲戚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文章插图

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古代的许多大家族虽然有着血缘关系,却也亲疏分明,等级分明。
嫡系一脉往往会享受到更高的地位,继承家里的官职和更多的财产,而庶出的一脉在家中的待遇就要低上很多,不仅地位远不及嫡系,前途也不如嫡系那么辉煌。到了现在,即使那些封建的制度早就已经被废除,但是我们仍然在讲究远近亲疏,讲究“直系”和“旁系”。
在这样的观念之下,有一个俗语始终伴随着我们,那就是:出了五服不是亲戚。到底什么是“五服”,什么是“亲戚”,“出了五服不是亲戚”这句话又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吗?看完涨知识了!


嫡系$俗语“出了五服不是亲戚”,五服、亲戚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文章插图

在“五服”的官方解释中,“五服”所指的是古代的丧服制度,倘若是与死者关系近的亲人,那么他们在死者去世的时候,便可以穿着丧服,而“亲者服重,疏者服轻,依次递减”,在“五服”的范围内,这五种丧服则又代表了关系的亲疏。
例如说:与死者关系最为亲近的人所穿的是斩衰,这是丧服中样式最为丑陋、布料也最为粗糙的一种,以此来表达对死者离世的悲痛之情。
一般情况下,能穿斩衰的都是与死者极为密切之人,比如说死者的嫡长子,以及失去丈夫的妻子等。
斩衰之后的下一个叫做齐衰,能够穿齐衰的人,虽然与死者的关系不如斩衰,但也非常亲近,比如说悼念原配的丈夫,已经出嫁的女儿悼念父母,以及孙子辈的悼念祖父母等等。


嫡系$俗语“出了五服不是亲戚”,五服、亲戚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文章插图

齐衰之后还有三个,分别依次为大功、小功和缌麻,在葬礼上,人们会根据关系的远近,来穿不同等级的服饰。当然,倘若关系已经远到出了五服,那便不需要再穿丧服了。
那么,要如何来判断有没有出五服呢,五服的计算标准是什么呢?和我们所想的一服就是一代不同,五服不是一代一代地数下来,恰好数出五代这样的计算方法,而是从上往下数出五代,这五代人算是一服,也就是说,五服加在一起,是二十五代人。
当然,不同的地方留下来的传统也不尽相同,或许有的地方是这样的计算方式,有的地方又是另外一个方式,但是无论计算上有什么差异,五服的起源总归是相同的,其都是在古代的丧服制度中诞生出来的。


嫡系$俗语“出了五服不是亲戚”,五服、亲戚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吗?
文章插图

【 嫡系$俗语“出了五服不是亲戚”,五服、亲戚指的是什么,你知道吗?】现如今,婚丧制度和之前有了很大的变化,即便是亲人去世,也不会如此兴师动众将所有人都喊来,因此也就不用再用五服来区分关系的远近。
那么,为什么在丧服制度有所变化的情况下,“出五服不是亲戚”这句话仍然如此流行呢?
五服的来源大家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对于“亲戚”一词,又要如何解释呢?
“亲戚”分为“亲”和“戚”这两部分,“亲”指的是父亲那一脉,也同样是适用“五服”的那一脉,“戚”则指的是母亲那一脉,其联系远不如“亲”那样亲厚。
当一个人家中的女儿去世时,这户人家和女儿的夫家就没有什么联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