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王阳明带新婚妻子回家途中,拜访的此位老师,为何会影响他一生
明代心学大师王阳明一生拜了无数老师,可以说,他能成为一代大儒,影响至今,都与他善于拜师、喜欢思考问题有很大关系。在王阳明众多老师中,到底谁对他的影响最大?王阳明在18岁的时候,带新婚妻子从南昌返回余姚途中,拜访的此位老师,影响了他的一生。【 老师&王阳明带新婚妻子回家途中,拜访的此位老师,为何会影响他一生】
文章插图
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还在南昌岳父家乐不思蜀的王阳明,接到了父亲的来信,要他迅速带着媳妇回余姚,拜见爷爷奶奶。按照余姚的风俗,新媳妇只有拜见家中的长辈后,才算正式过门。临行前,岳父交给王阳明一封信,要他经过上饶的时候,去拜访一个叫娄谅的老先生。并希望王阳明跟随这位老先生学习一段时间,为将来考取功名打基础。娄谅是谁?成为王阳明的老师后,到底教了他什么,会影响他一生?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娄谅。这是明朝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物,是当时著名的理学家。
文章插图
娄谅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他少年时就立下志向成为一个圣人,因此,四处拜师求道,可是,在拜了很多名师后,娄谅发现,老师们教的都是应试教育课程,都是为了让自己的学生们考取功名,他对此不屑一顾,认为大家所说的举子学,并不是什么身心之学,对个人的修炼没有多大的帮助。后来,娄谅跟随明朝的大教育家吴与弼学习理学后,靠自己勤奋和努力,自己也成了一名理学家。那么,王阳明到底从娄谅处学到什么了呢?一共有两点:一是学到了如何立志?王阳明从小就有一个志向,做圣贤。可是,如何才能成为圣贤呢?没有人知道答案,也没有人能教他这方面的知识,即使他的父亲是状元,也不知道通往圣人的路如何走。娄谅则认为,做学问的目的并不是取得功名,而是做圣人。这也是王阳明一直追求的梦想。
文章插图
王阳明儿时还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就想做一个圣贤,可是,在当时“唯读书登第”的氛围下,没有人能理解他的这种志向,甚至嘲笑他。听了娄谅对学问的解释后,王阳明更加坚定地认为,自己从小立下的志向是对的。二是学到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圣人?孔子的时代过于遥远,没有任何人知道如何才能成为圣人?娄谅的探索,为王阳明提供了一条捷径。娄谅认为,圣人可以通过“学而至”。王阳明后来提出的“人人可以成为圣贤”的主张,就是受到了老师的启发。
文章插图
对王阳明影响最大的学说,是娄谅提出的“君子之学,务求在己而已”。正是受娄谅提倡的“身体力行,在日常生活中求己”思想的影响,让王阳明茅塞顿开,影响了他一生,为他后来提出的“知行合一”思想打下了基础。后来,也有人认为娄谅是王阳明心学的启蒙老师,一定也不为过。参考资料:《传习录》、《王阳明传》
- 冬奥会&对话王克荣:作为十四亿中国人之一 盼着国旗传到自己手中
- 书法&她书功深厚,却以丑为美,书协大师:美女练书法,但愿成名家
- 中国书法&他的楷书融古出新,不仅获首届楷书最高奖,而且还获第六届兰亭奖
- 颜真卿&张旭:学书法只用眼不用心是学不出来的,就像裴儆等人和颜真卿
- 梅花&新闻|悟得梅花腕上趣,自然纸上有清风--记人文学院线上书法大赛
- 新娘&朋友结婚,康有为一副对联做贺礼,对联各添一笔后,众人捧腹大笑!
- 三清&他是菩提最怕的人,如来在他面前也要自称小僧,三清也要给面子
- 宽广&楚人失弓:故事虽短,却诠释了“儒、释、道”三家的本质区别
- 郭沫若&只为一睹《兰亭集序》真迹,郭沫若当年执意申请要挖开武则天乾陵
- 雍纠&丈夫和父亲只能活一个,她用一句话解决,还诞生一成语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