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探访宁夏非遗传承人:让社火脸谱在传承民俗文化中绽放新生命

宁夏|探访宁夏非遗传承人:让社火脸谱在传承民俗文化中绽放新生命
文章图片

苏维童创作的社火脸谱 。受访者供图
(新春走基层)探访宁夏非遗传承人:让社火脸谱在传承民俗文化中绽放新生命
中新网宁夏隆德2月9日电 题:探访宁夏非遗传承人:让社火脸谱在传承民俗文化中绽放新生命
中新网采访人员于晶
“画脸一个蛋 , 鼻子中间站 , 眼睛有神威 , 嘴巴有灵魂 。 ”黑黄赤白间 , 一个色彩浓烈、造型粗犷的脸谱已初现雏形 。 2月9日 , 采访人员走进有“中国社火文化之乡”之称的宁夏固原市隆德县 , 探访宁夏回族自治区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社火脸谱项目传承人苏维童 , 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艺术之美 。
社火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面”发展而来的 , 堪称中国最古老的脸谱 。 社火以传统的“马社火”“踩高跷”“高台”等形式表演 , 没有剧情、道白和唱词 , 脸谱便成为大家熟悉剧情人物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 社火脸谱较稳定地保存着最原始的艺术形式 , 在表现人物容貌和性格方面都十分具体和细致 。
【宁夏|探访宁夏非遗传承人:让社火脸谱在传承民俗文化中绽放新生命】隆德社火脸谱所绘形象数量繁多 , 从上古传说到明清小说 , 从演义虚构角色到真实的历史人物 , 数量达200种以上 。 人物不同 , 角色有别 , 与之相应的面部刻画也就多彩多姿 , 赤、橙、青、蓝、白 , 活跃的线条 , 离奇的构图、夸张的造型 , 具体又抽象、直观又神秘 , 充满着戏剧的张力 , 散发着审美的魅力 。
苏维童告诉中新社采访人员 , 一个社火脸谱往往需要经过十多道工序才能完成 , 出型、做木板、画脸谱、勾线、上色等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花费很长时间 , 马虎不得 。
社火脸谱多在露天表演 , 由于日晒、汗渍、尘土污染等易混合发灰 , 因而社火脸谱使用的颜料以传统用色为主 , 主要有锅墨、猩红、石黄、铅粉、朱砂、宝兰等自然生成的矿物粉剂颜料 。 颜料要用蜂蜜、蛋清、冰糖水进行调制 , 效果更好 。 在苏维童的社火脸谱世界中 , 脸谱色彩主要用红、白、黑、黄、蓝、绿、粉、青、金等颜色 。
苏维童创作的社火脸谱 , 是在尊重历史传统事实的基础上 , 将人物通过民间艺术再现 。 在勾勒出人物的眉、眼、口、鼻的基础上 , 更重要的是画出符合特定人物身份、性格等方面的特殊标志 , 如肤色、疤、痣、皱纹、武器 , 以及姓氏等内容 。
30多年来 , 苏维童整理并创作的社火脸谱超过300幅 。 为了让人们系统了解并认识社火脸谱 , 他专门研究了社火脸谱形成的历史渊源 , 总结前人的经验 , 在装扮、涂料、分类等方面进行专门整理 。
在苏维童的印象中 , 至少有20多个春节 , 他都忙碌于正月的社火表演中 , 给演员们“打花脸”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社火脸谱曾一度被人们所淡忘 , 苏维童说 , 一直以来 , 隆德社火脸谱都属于“深藏在巷子里的民间艺术” , 因此他一直在为这项技艺的推广和传承奔走着 。
为了能更好地吸引民众 , 也为了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 苏维童吸取祖辈的社火脸谱精髓 , 揉进现代制作元素 。 他制作的社火脸谱既有祖风遗韵 , 又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念 , 其技法独特 , 造型别致 , 取材广泛 , 有着浓郁的宁夏文化内涵 。
“想要把这门传统手艺发扬光大就得打破传承的禁锢 ,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不断地创新 , 只有获得更多人的喜爱 , 才能更好的传承 。 ”苏维童说 。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 , 非遗传承也越来越被重视 , 未来隆德社火脸谱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