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青未了|有仪式感的年就是有味道

文/吴光明
散文@青未了|有仪式感的年就是有味道
文章插图
都说“如今生活越来越好了,可年味却越来越淡了”。为什么?我完全赞同冯骥才先生的说法:“我们的春节原本是有很强仪式感的,但如今传统的仪式感已经被我们遗忘了。”回想起来,我老家农村过年就充满了多姿多彩、有声有色的仪式感,那浓浓的年味真够你品尝的。
我的老家位于江海平原一个四面环水的古老村庄。记忆中,庄稼人把过年看得比什么都重要,从喝了“腊八粥”开始到来年正月十八“落灯”的一个多月里,走完春节仪式程序至少也得有二十多个。且不说大年前的掸尘、祭灶、蒸馒头、爆米花、杀猪宰羊、赶集买年货等,也不说大年后的大拜年、说鸽子、挑花篮、扭秧歌、舞龙灯、迎财神、逛庙会、闹元宵、放烧火等,单就一个大年三十就让人大开眼界了。
一大早,平静的村庄就在“锅瓢碗碟”的交响曲声中渐渐沸腾起来。厨房里,女人们开始唱主角儿,欢快地忙碌起年夜饭菜来。她们分工协作,烧柴火的点燃灶堂内的柴火,一手舞动着柴火棒,一手不停地拉着风箱,通红的火猫呼呼地往上直窜;洗菜的蹲在洗菜盆边,不停地冲洗着各类荤蔬菜,完毕赶忙送到灶台上;灶台上,“厨大师”撸起袖子、操起菜刀,将鸡鸭鱼肉等切成块、条、丝,下到锅里,放上辅料,蒸、煮、炒出一道道鲜美的菜肴。刹那间,整个村庄炊烟袅袅、香味扑鼻。真是人间炊烟处,浓浓年味道!
贴年红是男人们的专长。那些春联、门神、门笺、年画、福字等一般都是赶集“请”回来的,不过喝过墨水、能握毛笔的,不管字写得怎样,总喜欢露一手,倘若有人围观或是“求联”,更是浑身是劲。一阵忙乎之后,但见家家户户的门柜、厨灶上,贴满了 “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等内容的大红春联、色彩多样的年画和大大小小的“福”字,尤其是大门上的对联和门楣上随风飘扬、雕刻而成的门笺显得格外耀眼。一经装点,古老的村庄平垫了几多喜庆的气氛。
散文@青未了|有仪式感的年就是有味道
文章插图
【 散文@青未了|有仪式感的年就是有味道】最隆重的仪式恐怕要数敬菩萨、祭祖宗了。父亲早早地就把香炉、烛台以及菩萨画像、老祖宗牌位擦得干干净净,就等这庄严的一刻。我家老园地上住着十几户清一色吴姓家族,宗祠就设在我家老瓦房正厅内,两张通长的粮柜上一字儿排满了老祖宗的牌位,上方高挂着菩萨画像。仪式开始了,园上的家家户户、老老少少,一批批、一群群来到宗祠。他们先恭恭敬敬地供上丰富的菜肴、倒上家中最好的酒,接着点上一把把香和一支支蜡烛,等全家人一个个虔诚地跪拜、磕头、作揖完,再烧上一叠叠纸钱。望着那一张张恭敬严肃的面庞,儿时的我似乎懂得了,这是庄稼人的一种追本溯源,表达的是感恩与敬畏之情,让自己懂得不管走到哪里,自己都是有根的。
祭祖之后年夜饭才能开始。虽说那时物质匮乏,一年里很少见到肉,但这顿团圆饭家家都会千方百计办得丰盛一些。母亲说:“今天鸡鸭鱼肉都有,你们放开吃,肉可以用碗盛着吃,锅里多着呢!”全家人开开心心,边吃边聊,互相敬酒表示祝福,平时滴酒不沾的也动起了真格,喝得满脸通红、话语滔滔不绝,欢声笑语洋溢在大院内外。这样的仪式早已深入到我的骨子里,它将我们全家人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紧紧地凝聚在一起了。
散文@青未了|有仪式感的年就是有味道
文章插图
吃完年夜饭,孩子们就迫不及待地等着压岁钱了。我们家的压岁钱无需子女伸手,父母亲早就准备好了,每人一个包。不过一个包就只两、三毛钱,但在那时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惊喜。懂事的哥哥姐姐知道我们弟妹嫌少,接过父母的压岁钱包转手就分给了我们。随后,母亲将为我们准备的新衣服拿出来发给我们,并嘱咐我们正月里要拜年、走亲戚,爱惜点穿,我们只是点头,心里别提有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