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简&唐人所传的书法诀窍——“拨镫”四诀,是什么意思?

南唐后主李煜曾经详细记载了他从辩光(僧名)那里得到的王羲之笔法。他在《书述》中说:“书有七字法,谓之‘拨镫',自卫夫人并钟、王,传授于欧、颜、褚、陆等,流传于此日,然世人罕知其道者。孤以幸会得受诲于先生。奇哉,是书也!非天赋其性,口受要诀,然后研功覃思,则不能穷其奥妙'安得不秘而宝之!所谓法者,擫压、钩提、抵拒、导送是也。”

黄简&唐人所传的书法诀窍——“拨镫”四诀,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如果仔细来看,李煜记载的主要是执笔法。这种据说王羲之等人用过的执笔法叫做“拨镫”,其执笔要点被李煜概括为八个字“擫压、钩提、抵拒、导送”!李煜得之如获至宝,为防止失传,特意将它记录下来,他说:“此字今有颜公真卿墨迹尚存于世,余恐将来学者无所闻焉,故聊记之。
擫者,擫大指骨上节,下端用力欲直,如提干钩。
压者,捺食指著中节旁。
钩者,钩中指著指尖钩笔,令向下。
揭者,揭名指著指爪肉之际揭笔,今向上。
抵者,名指揭笔,中指抵住。
拒者,中指钩笔,名指拒定。
导者,小指引名指过右。
送者,小指送名指过左。”
但是,李煜记载的“拨镫”法只有“执笔法”,而无“用笔法”,而后者缺失显然便不能成为完整的笔法。这正如武侠小说中黄蓉所说“单学招数,若是不明口诀,那是一点无用”,杨过只所以能学成打狗棒,是因为“凝思黄蓉所述的打狗棒心法,与洪七公所说的招数一加印证,当真是奥妙无穷。”那么,“拨镫法”的用笔口诀是怎样的呢?

黄简&唐人所传的书法诀窍——“拨镫”四诀,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那么,“拨镫法”的用笔法是怎样的呢?这一点唐人林蕴记载在《拨镫序》中!林蕴称其师爷卢肇传授给他的笔法四字口诀“推、拖、捻、拽”:“吾昔受教于韩吏部,其法曰‘拨镫',今将授子,子勿妄传。推、拖、捻、拽是也。诀尽于此,子其旨而味乎! ”那么,这“拨镫”四字要诀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黄简&唐人所传的书法诀窍——“拨镫”四诀,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卢肇说这个“拨镫法”是跟韩吏部学习的。韩吏部多指韩愈,据传韩愈跟好友柳宗元学得此笔法。柳宗元是“草圣”张旭的四代弟子。晚唐宰相卢槜在《临池诀》中记载:“旭之传法,盖多其人,若韩太傅滉、徐吏部浩、颜鲁公真卿……徐吏部传之皇甫阅。阅以柳宗元员外为入室。”

黄简&唐人所传的书法诀窍——“拨镫”四诀,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推、拖、捻、拽”四个书诀,从字面上来看,都是运笔的动作!从方向的角度来说,书法中的线条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两种。“推、拖”是直线运动;而“捻拽”则是曲线运动。“推、拖”为“方笔”的技法,“捻、拽”为圆笔的技法。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说:“圆则用抽,方则用絜……圆笔用绞,方笔用翻,圆笔不绞则痿,方笔不翻则滞。”方笔用“翻”则骏洁,干净利索。圆笔用“抽”,即“引、拽”之法,流畅圆转,快而轻,以顿挫出之,勿使浮滑。

黄简&唐人所传的书法诀窍——“拨镫”四诀,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推、拖"的含义比较好理解。毛笔沿着行笔方向前进时,如果笔杆与行笔方向保持一致,与笔尖方向相逆,做直线运动时,这种运力方式则为“拖”;反之,如果笔杆与笔尖的方向相同,与行笔方向相逆做直线运动时,这种运动方式便为“推”。若设喻言之,则“推”为“扫地”,“拖”为“拖地”,此“推”与“拖”用力方式之区别也。书法家黄简说:“推拖很容易理解,这是直线来回运动,推拖是相对的动作,一推一拖就是一来一回,手腕一左一右。要注意,一拖写完以后,如果一推向后,这就等于写了挫笔,如果一推向前,这就等于写了揭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