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东西问丨付丽:一捧奥运颁奖花束,如何呈现东西文明交融?( 三 )


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庭院植物设计中。中国人在庭院的植物景观搭配中,有意境美的体现,更有对于大自然的尊重与顺应。比如,一个庭院里种植海棠、牡丹、玉兰,在打造春花烂漫景观的同时,取“玉(玉兰)棠(海棠)富贵(牡丹)”的意境以滋养身心。而西方文化尊崇科学理性,因此在庭院的设计和布局上追求形式美和人工美,比如树木修剪时要整整齐齐、注重几何图案的规整等。
中新社@东西问丨付丽:一捧奥运颁奖花束,如何呈现东西文明交融?
文章插图

2015年7月,市民在苏州园林博物馆参观,了解苏州园林历史文化。中新社发 王建康 摄
到了现代,中西方花卉文化有了更多的交流,像西方的“花语”被许多年轻人所接受。以月季为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季象征长春、长寿;在当下文化中则象征爱情与和平,这就是月季在传入西方后诞生的新寓意。
中新社采访人员:今年冬奥会与中国农历春节相遇,是一个特别的春节,也是一届特别的冬奥。您怎么看待中国在短短十余年间两次举办奥运会?
付丽:仍以花说起。这些年来,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方式既在发生碰撞又在彼此交融。
以年宵花为例,中西合璧的组合盆栽近年来走俏市场。在花卉应用方面,不仅有蝴蝶兰、红掌、凤梨等传统年宵花市场的主力军,也有马蹄莲、朱顶红、兜兰、长春花等;在色彩方面,不仅有选用有红、粉、黄等中国传统节庆色调的,也有采用莫兰迪色系、克莱因蓝等国际流行色彩的;在组合盆栽设计创作方面,手法更加多元化,既有采用中国传统的插花手法,注重植物线条的展示和焦点花的设置,在整体造型之余体现花卉植物之韵味,也有运用传统的园林造景手法,营造“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的景观意象,还有采用西式花艺手法,打造对称式、水平式、下垂式等几何造型的。
中新社@东西问丨付丽:一捧奥运颁奖花束,如何呈现东西文明交融?
文章插图

2022年1月18日,随着春节临近,市民来到昆明斗南花卉市场选购年宵花。中新社采访人员 李嘉娴 摄
这两年盆栽市场涌入以多肉植物为代表的新成员。多肉植物好成活,占地小,且在生长过程中造型、色彩变化多样,给养殖者带来无穷乐趣。作为园艺工作者,我乐见这些新元素的出现,这也折射出人们在新时代的新追求:“简约”的养护投入,收获“精彩”的居家环境。这些在不同程度上也与北京冬奥会倡导的“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相得益彰。
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十余年间,北京乃至全国在生态环境、科技创新、人文精神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如今,绿色成为冬奥会的底色,高科技大显身手。疫情下,中国做好准备举办冬奥会,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享受这场体育盛事。
在我看来,人与花之间自然、和谐的相融发展,就像这个世界的相处之道,互相尊重、互补互济,在开放、合作、共赢中让世界变得和谐,这是全人类最美的愿望。(完)
受访者简介:
中新社@东西问丨付丽:一捧奥运颁奖花束,如何呈现东西文明交融?
文章插图

付丽,北京市园林绿化局高级工程师,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园林绿化相关工作15年,开设“付丽赏花”专栏,致力于介绍北京园林绿化发展及园林花卉文化。参与2008北京奥运会颁奖花束及主新闻中心花艺表演工作。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