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8日 刊| 总第2778期
(本文原标题为《韩寒电影:不眠青春与自由之孤绝》)
“我也深知 , 表达方式万万千 , 写个文章 , 打个电话 , 发个短信 , 发个微博朋友圈 , 都是表达 , 不是每一种表达都值得花很大的精力人力物力财力去拍个电影……”
在电影《四海》上映的首日 , 导演韩寒在微博发表的小作文里 , 这样写道 。 他没说错 , 事实也的确如此 。
【四海|《四海》败走春节档,严肃的原因只有一个】
文章图片
青春文学作家韩寒于新世纪前十年 , 在文学市场累积了大量IP 。 到了影像大行其道的时代 , 资本不会不给他进一步变现的机会的 。
幸福的是 , 当作家 , 韩寒可以畅所欲言 。 拍电影 , 他又能“坚持己见” , 一连炮制四部不咸不腻、滋味近似的作品 。 人生赢家 , 莫不如是 。
一鱼四吃
韩寒的少年成名也非浪得虚名 。 《三重门》《通稿2003》对新世纪中国教育和社会现实问题的针砭 , 还是引来国人对教育体制几丝羞羞答答的不满 。
但波随波 , 浪归浪 , 这丝毫不影响中国家庭对孩子应试惟上的教育导向 , 甚至让家长有更好的理由训诫那些成绩逼近警戒线的孩子们 。 比如 , “你想学韩寒一样留级?不上大学 , 你有人家那本事吗?”
于是 , 曾经多少萌生放弃学业念头的少男少女 , 后来还是灰头土脸乖乖地滚回课堂 , 一边费劲地啃三角函数 , 一边在“迷主”的畅销书中慰藉失落的梦 。
文章图片
如果说 , 第五代的崛起离不开80年代蓬勃的思想浪潮 , 那么 “80后”之所以追捧韩寒 , 并不在于他作品中的严肃命题 , 而是因为他就是皇帝新衣中的“小孩本孩” , 道出了80后的共同心声 。
当然 , 也只是止于“道出” 。 凭借这一份自毁式的勇气 , 专才少年在新世纪迷幻杂芜的氛围中 , 以“叛逆者”的形象挑战着世俗价值 。 出道一跃 , 即成大众偶像 。
任何时代都应该有一个这样的小孩 。 他成就了一种不可复制的个人英雄主义 , 并尝试着在原创的影像故事中 , 继续着文字未能充分延展的当代神话 。
但很显然 , 这个神话的叙述动力已尽显疲态 。 曾经的文学少年罔顾周遭的迭代前行 , 在电影世界中 , 还重复着“同一个少年同一个梦想”的老调 。
尽管《四海》的气象更开阔 , 叙事更完整 , 人物也从《后会无期》之“漂浮的自由”、《乘风破浪》之“降维的镜像”、《飞驰人生》之“超重的励志”中跳脱出来 , 但依然没能扎根广袤大地 , 而是一脚滑踩在了南澳的渔排上 。
文章图片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韩寒影像世界的精神内核是连接岛屿 , 超越 “自由之孤绝” 。 但生活又不能无端飞升 , 所以他渴求以速度超越界域的藩篱 。
于是 , 四部电影同一个命题 , 韩寒不厌其烦地讲述着同样的故事 。 然而 , 《四海》在今年春节档表现不佳 。
文学电影?
在日本电影中 , 像《后会无期》这样的文本 , 大概会被称为“文学电影”:轻类型结构的文本形态、疏于调度的镜头技法、不需要坚实戏剧逻辑支撑的意象化叙事风格 , 以及掐头去尾、间或中途挖洞填坑的记忆流与诗意对白的信息补遗 。
一切重在表达朦胧的情绪和情绪反衬之下的现实镜像 。
- 赫胥黎|《薄伽梵歌》:应该自己提高自我|每日一书
- 平儿|《红楼梦》:贾琏戏熙凤时,为什么平儿也要呆在房中?
- 皇后娘娘$穿书爽文:《穿书后,四个哥哥宠我如命》超甜,男主腹黑深情
- 冷兵器@他号称《水浒传》使斧子的第一人,他有后代吗,其实这事你想多了
- 文化|黄南藏戏亮相《2022年春节戏曲晚会》
- 王澍|王澍楷书《岳阳楼记》端庄灵动
- 史书#杨门女将都有谁,在史书上有记载吗?正史中记载了哪些女将军?
- 郑述祖|郑述祖《天柱山铭》原刻民国拓本
- 春雪|春雪,最美春寒诗词
- 少女|“你说再见,我说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