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葬|唐宋墓葬出土人首鱼身俑研究( 四 )


宋代统治者推崇道教 , 其中尤以真宗、徽宗时期为代表 ,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春正月乙丑 , 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 。 ”[49]此后天书屡降 , 而徽宗时期 , 一方面和道教保持密切联系 , 如政和三年(1113年)“诏天下访求道教仙经”[50] , 政和六年(1116年)“会道士于上清宝箓宫”[51] 。 一方面又大修宫观 , 比如在茅山建元符万宁宫 , 在龙虎山迁建上清观 , 增建靖通庵、灵宝观 , 又“令洞天福地修建宫观 , 塑造圣像”[52] 。 在统治者的大力推崇下 , 道教在宋代快速发展 , 在民间的影响也不断增强 , 对当时的葬俗也有重要影响 。 在两宋墓葬中 , 唐代常见的镇墓武士俑、蹲踞状镇墓兽几乎不见 , 但造型特殊的神怪俑不仅没有消失 , 种类反而更加多样 , 宋墓中的神怪俑除了唐代已有的类型 , 还有四神俑、星宿俑、仙人俑等 。 出土人鱼俑的宋墓规格大多较小 , 墓主身份也多为平民 , 墓中的人鱼俑造型也更加多样 , 各人鱼俑的细节特征也互有不同 , 可见人鱼俑的使用在下层更加普遍 , 造型设计也更加灵活 。 出土人鱼俑的墓葬中也会有其他和道教有关的器物 , 如湖北罗田汪家桥宋墓除了人鱼俑外 , 还出土有完整的十二生肖、四神、塔式罐 , 报告中指出这些“正好是一套伴随着道教盛行而出现的器物组合”[53] 。 而在江西、四川等地 , 即使是未出土有人鱼俑的墓葬 , 墓中或有其他神怪俑 , 或有道教色彩浓厚的买地券、符箓等物 , 由此可见当时道教在民间的普及以及对当地葬俗的深刻影响 。 因此在这种大背景下 , 宋墓中的人鱼俑虽然仍属于镇墓神怪俑 , 但它们和道教的关系更加密切 , 是道教思想对葬俗产生影响的重要表现 。
综上 , 本文认为 , 首先 , 人鱼俑实质是一种随葬于唐宋墓葬中的神怪俑 , 有着明显的时代和地方特色 , 是唐宋时期丧葬习俗、神怪观念的重要体现 。 其次 , 人鱼俑的内涵也并非一成不变 , 在不同时代有不同体现 , 在唐和五代 , 它是镇墓辟邪、丧葬礼制、地理风水影响下的产物 , 在两宋 , 则和道教关系密切 。
[1]徐苹芳:《唐宋墓葬中的“明器神煞”与“墓仪”制度——读〈大汉原陵秘葬经〉札记》 , 《考古》1963年第2期 。
[2]白彬:《雷神俑考》 , 《四川文物》2006年第6期 。
[3]崔世平:《唐宋墓葬所见“仪鱼”与葬俗传播》 , 《东南文化》2013年第4期 。
[4]高桂云:《北京出土青釉红陶人首四足鱼身俑》 , 《文物》1983年第12期 。
[5]山西省考古所、襄垣县文物博物馆:《山西襄垣唐墓》 , 《文物》2004年第10期 。
[6]长治市博物馆:《长治县宋家庄唐代范澄夫妇墓》 , 《文物》1989年第6期 。
[7]长治市博物馆:《山西长治市北郊唐崔拏墓》 , 《文物》1987年第8期 。
[8]廊坊市文管所、文安县文物管理所:《河北文安麻各庄唐墓》 , 《文物》1994年第1期 。
[9]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辽宁朝阳七道泉子唐墓发掘简报》 , 《文物》2018年第6期 。
[10]安阳市博物馆:《唐杨偘墓清理简报》 , 《文物资料丛刊》第6辑 , 文物出版社1982年 , 第130—133页 。
[11]山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晋东南文物工作组:《山西长治北石槽唐墓》 , 《考古》1965年第9期 。
[12]长治市博物馆:《山西长治市唐代王惠墓》 , 《文物》2003年第8期 。
[13]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朝阳唐张狼墓发掘简报》 , 《朝阳隋唐墓葬发现与研究》 , 科学出版社2012年 , 第19—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