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此青绿|美翻了的《只此青绿》,同款发型找到了( 二 )

只此青绿|美翻了的《只此青绿》,同款发型找到了
本文图片

宋代妇女梳高髻
只此青绿|美翻了的《只此青绿》,同款发型找到了
本文图片

宋代晋祠朝天髻
黄强表示 , 从服饰、妆饰、发式等风格上来说 , 唐宋文化是有差别的 , 唐代风气开放 , 服饰色彩浓艳 , 异域风情浓厚;宋代风气收敛 , 服饰色彩淡雅 , 风格中规中矩 , 《只此青绿》以青绿长裙呼应青绿山水 , 以抛家髻(编导称之为山峰发髻)来对应山峰耸立 , 但是编导使用的山峰发髻实则是唐代的抛家发髻、半翻髻 , “用唐代发髻来表现宋代《千里江山图》的风情、美学 , 时代有点超越 。 唐代在宋代之前 , 如同唐代的秦琼不能穿越来到宋代与岳飞并肩抗金 , 《只此青绿》编导完全可以从宋代妆饰中寻找代表性的发髻来演绎‘舞绘’ 。 ”
只此青绿|美翻了的《只此青绿》,同款发型找到了
本文图片

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局部
只此青绿|美翻了的《只此青绿》,同款发型找到了
本文图片

《只此青绿》发髻
《忆江南》一叶舟轻读书人
《忆江南》穿的不止有宋代服饰
央视春晚另一则文化爆款《忆江南》以唐宋元的五位诗词家的诗词 , 来展现元代黄公望传世杰作《富春江长卷》 , 塑造了行者、樵夫、渔夫、读书人的形象 , 体现的仍然是宋代的风格 。
节目中 , 唐代吴融《富春》 , 唐代崔涂《樵者》 , 南宋陆游《鹊桥仙》 , 北宋苏轼《行香子·过七里濑》 , 元代周巽《钓台》 。 黄强表示 , “三个朝代所穿的服饰有所差别 , 但是《忆江南》中的三个朝代的人物则是以宋代服饰为主 。 ”
《忆江南》一叶舟轻读书人
黄强解释说 , 《忆江南》所涉及的人物服饰是平民服饰与士大夫服饰 , 读书人兼顾平民与士大夫身份 , 唐代有“白衣公卿”之说 , 科举之前是民 , 科举高中之后是官 , 身份变化 , 服饰也随之变化 。
梳理来看 , 宋代重文抑武 , 在服饰方面 , 宋代统治者倡导“务从简朴”、“不得奢僭”的简洁观点 。 “女子学恭俭超千古 , 风化宫娥只淡妆”(《宫词》) , 社会道德观、价值观变化了 , 审美倾向也发生了变化 , 于是唐代的奢华、繁复、艳丽、开放的服饰风格 , 渐渐被宋代简朴 , 素雅而风格所代替 。
宋代百姓有襕衫、直裰等士庶装 , 各阶层各行业的人群 , 遵循服饰制度 , 穿与自己身份相符的服饰 。 退仕的官员 , 隐逸士人 , 洒脱文人 , 市井百姓 , 钟情于直身宽大的袍服 , 这种服装宋代叫直裰 , 即长衣 , 在背后有缝纫的中缝 , 一直通到下面 。 故称直裰 , 又称直身 , 也有说长衣无襕的叫直裰 。 宋代还出现过以素布制作的直掇服饰 , 形制为对襟大袖 , 衣缘镶嵌有黑边 。
宋代士人服饰以襕衫为主 , 在衫的下摆加以横襕 , 过去有“品官绿袍 , 举子白襕”的说法 , 也就士人出仕前 , 还是平头百姓 , 只能穿白色的服饰 , 做官之后才能穿红挂绿 , 因此白色与黑色是古代底层官吏、百姓服饰的主要服色 。
宋代的文人还喜欢穿鹤氅 。 不过宋代的鹤氅并不是裘皮服饰 , 面料是布、麻等普通材料 , 他们之所以将宽大的服饰称之为鹤氅 , 取鹤的高洁 , 仙道临风之意 。 宋代女性服饰则相对繁多 , 宋代男子服饰相对简单 , “平民男子衣着日短 , 巾裹已无一定式样 , 且不以腰椎髻为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