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解开辛弃疾青山之谜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可以这么说 , 辛弃疾除了清醒状态下写的诗词可以读懂外 , 大部分作品皆是醉意朦胧中所作 , 跳跃性极大 , 意象虽不晦涩却很难读懂其诗词真正的含义 , 甚至连翻译成现代语言都有困难 。
辛弃疾|解开辛弃疾青山之谜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本文图片

要真正参透其意蕴, 必须彻底洞察其笔下的“青山”这一意象的深层内涵与审美价值 。
其诗凭栏听风 , 抚琴听韵 。
读辛弃疾的醉诗 , 总是让你云里雾里 , 摸不准吃不透 。
与苏东坡直抒胸臆豪放不同 , 辛弃疾兼有豪放与婉约 , 故其诗跌宕起伏 , 然深藏不露 。 既有苏东坡之遒劲峭拔 , 又有李太白之狂放不羁 , 兼有李商隐之隐而不发!
【辛弃疾|解开辛弃疾青山之谜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解开辛弃疾青山之谜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本文图片

那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 ,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 灯火阑珊处”名垂千古 , 然一个“他”字令世人猜测至今 不知道到底指谁?
又一句“冷雁寒云渠有恨 , 春风自满余怀” , 至今“渠”字都是一个谜 。
抑或“青山遮不住 , 毕竟东流去”这样壮怀激烈的语句 , 今人却无法准确诠释出其真实含义 。
辛弃疾|解开辛弃疾青山之谜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本文图片

读其诗词 , 只能凭栏听风 , 抚琴听韵 。
读者只有眼观六路 , 耳听八方 , 屏住呼吸 , 才能于其亦刚亦柔的琴音之间听出余音缭绕 , 听出其破碎的心击打山川河流的回响!
特别是 , 青山这一物像 , 在辛弃疾笔下神出鬼没 , 与其不离不弃 。 或与其同饮或与其共醉 , 或与其相拥或与其共眠 。
在《贺新郎》中有“我见青山多妩媚 ,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之句;在《菩萨蛮》中有“青山欲共高人语 , 联翩万马来无数”之句;在《沁园春》中有“青山意气峥嵘 , 似为我归来妩媚生”之句;在《临江仙.冷雁寒云渠有恨》中有“青山却自要安排”……奈何?
辛弃疾|解开辛弃疾青山之谜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本文图片

看山不是山 , 相看两不厌
他早已寄情山水 , 托身于青山 , 即使青山遮不住 , 毕竟东流去!因为青山欲共高人语 , 因为我见青山多妩媚 ,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
让我们一起走进辛弃疾诗词中的一座座青山!
辛弃疾|解开辛弃疾青山之谜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本文图片

◎青山欲共高人语 。
《菩萨蛮·金陵赏心亭为叶丞相赋》
宋.辛弃疾(公元1174年春)
青山欲共高人语 。 联翩万马来无数 。 烟雨却低回 。 望来终不来 。
人言头上发 。 总向愁中白 。 拍手笑沙鸥 。 一身都是愁 。
辛弃疾|解开辛弃疾青山之谜一: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本文图片

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 , 他身上 , 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 。 故其用词狂放飘逸 , 大胆使用夸张手法 。
“青山欲共高人语 。 联翩万马来无数 。 烟雨却低回 。 望来终不来 。 ”面对茫茫群山 , 他胸中万马奔腾 , 群山仿佛有意疾驶而来 , 却在烟雨中徘徊不前 。 这正是辛弃疾心像的写照 , 胸中有千军万马 , 却无法自由驰骋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