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里 , 王家湘陆续翻译了二十多部英语小说、两部剧作和一些短篇故事一共400余万字 , 涵盖了自19世纪后期至今在英、美、加、澳、南非文坛上众多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作家 。
现在 , 她仍然记得自己翻译的第一部小说是英国作家艾丽斯·默多克的《沙堡》;记得读到琼·里斯那本不起眼的小书《沧海茫茫》时感受到的震撼;记得翻译纳博科夫的作品 , 既是享受也是折磨 , 因为作品中浓厚的抒情色彩 , 优美的散文体风格 , 漂泊异乡的哀愁 , 对故国无法割舍的思念都感动了她……每一本译作都以自己特别之处 , 留在了她的记忆中 。
本文图片
1986年 , 王家湘与陈琳在美国
本文图片
王家湘与陈琳 , 这是1994年她在美国洛杉矶滑轮滑
遵从恩师王佐良的翻译理念:
一切照原作
王家湘也是鲁迅文学奖文学翻译奖的评委 , 她是如何判定一部作品翻译得好不好呢?
她认为 , 如果翻开一部作品 , 就知道这部作品是哪一个译者 , 这不是好的翻译 。 打开一本中文小说 , 是莫言写的 , 莫言的风格在其中 。 但是翻译的人 , 在翻译的时候带入自己的文字风格是不对的 。 海明威和伍尔夫的风格是不同的 , 莎士比亚和美国印第安人的侦探小说风格是不同的 , 不仅句子长短不同 , 语言描述不同 , 译文的风格应该翻译出原文作者的风格 , 不应该有译者自己的风格 。
王家湘坚持认为 , 好的翻译 , 要尽可能反映原作语言风格、写作风格和文体风格 , 有些外国作家就是喜欢写长句子 。 有些人说中国人喜欢看短句子 , 那译者拆得零零碎碎究竟对不对?这是和原著作者相违背的 , 总而言之 , 她觉得翻译作品不能一味强调中国人的阅读习惯 , “我们愿意看不一样的景 。 比如我不懂西班牙语 , 我看了翻译就知道原来西班牙语这么说话 。 我不赞成翻译要去迎合一个习惯 。 ”
王家湘还说 , 她做翻译的第一个原则 , 就是只翻译自己有研究 , 或至少有一定研究的作品;或对作者有过研究;或熟悉该作品的题材或反映的时代 。
她做翻译的另一个原则 , 就是遵从恩师王佐良先生的翻译理念“一切照原作 , 雅俗如之 , 深浅如之 , 口气如之 , 文体如之” , 并且努力在翻译过程中践行这一理念 。
在动手翻译之前 , 王家湘总是要求自己反复细读全书 , 力图对作品有个全面的了解 , 包括作者生活的年代 , 创作该作品时作者的思想境遇 , 作品写的是什么时代的事情 , 作者的写作风格、语言特色等 。
她比较注意在译作中不仅努力忠实于原作的原意 , 而且力图反映原作的表现风格 。 有的作品语言典雅抒情 , 有的充斥着方言俚语 , 有的句子长而复杂 , 有的短小轻快 , 这些都需要以相应的汉语表现出来 , 使读者多少能够领略一点作品的艺术特点 。 例如赫斯顿和伍尔夫虽然同为女作家 , 但前者自幼生活在美国原生态黑人社区 , 听着黑人民间故事长大 , 而后者出身于英国上层社会 , 家学深厚 , 博览群书 , 思想见识超群 。 不同的成长经历和文学素养反映在两人不同的文字风格上 。
本文图片
批判翻译界浮躁:
要对语言有敬畏之心
在评选鲁奖的翻译奖时 , 凡是有人译过的书再译 , 就不能参评 , 如果第一个翻译的人不能把原著很好翻译出来 , 以后也很难有人主动去重译 , 那么 , 中国读者就失去了赏析一部好作品的机会 。
- 文学|红星专访丨86岁翻译家王家湘:翻译界的乱象,不是一下能解决的
- 李纨$比鸳鸯善良,比史湘云耿直,她是贾母身边最可爱的丫头!
- 吾儿吾女&红星书评│事件与时间中的《吾儿吾女》—基于齐泽克的哲学解读与王安忆的文学理论
- 王安忆|红星书评│事件与时间中的《吾儿吾女》—基于齐泽克的哲学解读与王安忆的文学理论
- 职场故事|长沙县企业赴湘西招工
- 北京冬奥会&红星探访丨这小伙自称“冰墩墩之王”:家里有七八十个各种“墩”,还想要个“蓉宝”
- 湘江雨霁图$金匮室陈仁涛先生珍藏荐赏
- 湘西州#简伯顺(艺术家)——作品欣赏
- 速写&王家训速写:不为画而画,寄情用心,反复实践
- 贾敏@红楼梦王家的家教,从3个女人能看出来,2人略识字另1人是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