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刘先银经典点说《孙子兵法》,品读艾美校训:尊德问学,广大精微( 八 )


兵法:一曰度 , 二曰量 , 三曰数 , 四曰称 , 五曰胜 。 地生度 , 度生量 , 量生数 , 数生称 , 称生胜 。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 , 败兵若以铢称镒 。 胜者之战民也 , 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 , 形也 。
兵势篇
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 , 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 , 形名是也;三军之众 , 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 , 奇正是也;兵之所加 , 如以碫投卵者 , 虚实是也 。
凡战者 , 以正合 , 以奇胜 。 故善出奇者 , 无穷如天地 , 不竭如江海 。 终而复始 , 日月是也 。 死而更生 , 四时是也 。 声不过五 , 五声之变 , 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 , 五色之变 , 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 , 五味之变 , 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 , 奇正之变 , 不可胜穷也 。 奇正相生 , 如循环之无端 , 孰能穷之哉!
激水之疾 , 至于漂石者 , 势也;鸷鸟之疾 , 至于毁折者 , 节也 。 故善战者 , 其势险 , 其节短 。 势如彍弩 , 节如发机 。 纷纷纭纭 , 斗乱而不可乱;浑浑沌沌 , 形圆而不可败 。 乱生于治 , 怯生于勇 , 弱生于强 。 治乱 , 数也;勇怯 , 势也;强弱 , 形也 。
故善动敌者 , 形之 , 敌必从之;予之 , 敌必取之 。 以利动之 , 以卒待之 。 故善战者 , 求之于势 , 不责于人 , 故能择人而任势 。 任势者 , 其战人也 , 如转木石 。 木石之性 , 安则静 , 危则动 , 方则止 , 圆则行 。
故善战人之势 , 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 , 势也 。
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 , 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 , 故善战者 , 致人而不致于人 。 能使敌人自至者 , 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 , 害之也 , 故敌佚能劳之 , 饱能饥之 , 安能动之 。 出其所不趋 , 趋其所不意 。 行千里而不劳者 , 行于无人之地也 。
攻而必取者 , 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 , 守其所不攻也 。 故善攻者 , 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 , 敌不知其所攻 。 微乎微乎 , 至于无形 。 神乎神乎 , 至于无声 , 故能为敌之司命 。 进而不可御者 , 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 。 速而不可及也 。 故我欲战 , 敌虽高垒深沟 , 不得不与我战者 , 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 , 画地而守之 , 敌不得与我战者 , 乖其所之也 。
故形人而我无形 , 则我专而敌分 。 我专为一 , 敌分为十 , 是以十攻其一也 , 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 , 则吾之所与战者 , 约矣 。 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 , 不可知 , 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 , 则吾所与战者 , 寡矣 。
故备前则后寡 , 备后则前寡 , 备左则右寡 , 备右则左寡 , 无所不备 , 则无所不寡 。 寡者 , 备人者也;众者 , 使人备己者也 。
故知战之地 , 知战之日 , 则可千里而会战 。 不知战地 , 不知战日 , 则左不能救右 , 右不能救左 , 前不能救后 , 后不能救前 , 而况远者数十里 , 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 , 越人之兵虽多 , 亦奚益于胜败哉?故曰:胜可为也 。 敌虽众 , 可使无斗 。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 , 作之而知动静之理 , 形之而知死生之地 , 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 故形兵之极 , 至于无形 。 无形 , 则深间不能窥 , 智者不能谋 。 因形而错胜于众 , 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 , 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 故其战胜不复 , 而应形于无穷 。
夫兵形象水 , 水之形 , 避高而趋下 , 兵之形 , 避实而击虚 。 水因地而制流 , 兵因敌而制胜 。 故兵无常势 , 水无常形 , 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 , 谓之神 。
故五行无常胜 , 四时无常位 , 日有短长 , 月有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