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照的作用
第二种解释强调社会对照的作用 , 也就是说 , 人们希望得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认同 , 因此一旦听到他人的想法 , 便会根据主流观点调整自己的观点 。 例如 , 人们可能希望表明自己并不懦弱或谨小慎微 , 尤其是在一个排斥该特征的创业者群体中 , 因此他们将明确自己的立场 , 以便在与其他群体成员相比时 , 不会显得懦弱胆怯 。
在进行风险决策方面 , 人们希望在与他人的竞争中占上风;在听到别人的想法之前 , 他们很可能会假设自己确实处于优势地位 。 但当他们听到别人的想法后 , 往往会发现自己所处的位置与预期有所不同 , 因此可能会相应地做出调整 。 其结果便是将群体的整体立场推向极端 , 并诱导其他持相反立场的群体成员转变态度 。
在其他情况下也会发生类似过程 。 例如 , 人们可能希望自己在平权运动、女权主义或国防建设方面不要显得过于热情或过于克制 , 因此当他们意识到群体其他成员的想法时 , 其观点可能会随之改变 , 结果将是个人观点的转变和群体观念的极化 。 由此可见 , 人们调整观点是为了维护自己和他人的形象 。 值得注意的是 , 即使没有经过讨论 , 仅是提供与其他人实际想法相关的信息就足以使人们的态度发生变化 。 相关证据已经证明了这一事实:仅仅获悉他人的信息便会引发巨大的风险偏移(尽管它比群体商讨产生的风险偏移程度少了近一半) 。 这种效应也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人们有时会向谨慎立场偏移 。
佐证、信心与极端主义的关系
第三种解释指出了佐证、信心和极端主义之间的关系 。 那些缺乏信心和不确定自己应该持有何种立场的人倾向于成为中间派 。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 , 手足无措的谨慎之人很可能会在两种极端之间选择中间值 。 但如果其他人似乎也认同你的观点 , 你可能会更加确信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 , 从而朝着更极端的方向发展 。
原文作者|卡斯·R.桑斯坦
摘编、编辑|李永博
【观点|群体极化:“偏激的大多数”是如何产生的?】导语校对|卢茜
- 云山图$观点:为什么石涛的绘画艺术到现在还是新的?
- 那个年代&莫言获奖后讲母亲捡麦穗的故事,却被质疑抹黑国家,此观点很可笑
- 一个字@他主张写小字先练大字,来看看他写的楷书,你同意这个观点吗?
- 观点|守一说道:中华经典儒释道虽大道相通,但都各有各的表现形式
- 制造业|如今待业群体越来越多,有“3个”职业月薪近万元,却没人做?
- 开幕式@春日暖阳下,衢州这群体育爱好者以快闪庆冬奥~
- 英雄难过美人关&常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后半句十人九不知,说透女性群体的特点
- 西方人!中国古代根本就没有奴隶社会,不要照搬西方人的观点了
- 李大毛|李大毛杨永财师徒决裂,互爆短长,意外揭露钓鱼另一群体生存窘境
- 长江|黄颡鱼都锚? 江西十几名锚鱼者年前被抓, 偷钓者会成下一目标群体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