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界|“是真画者,乃见畅神”——读钱瘦铁先生

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浙江美术馆、上海中国画院近年来先后举办了知名书画家、篆刻家钱瘦铁先生(1897—1967)的专题特展 , 也使得过去相对冷落的钱瘦铁成为书画界的热点话题 。 从展览引发的反响可以看出 , 真正的艺术从来是不会孤寂的 , 也从来是不会被埋没的 。
读钱瘦铁 , 让人畅神 。 理解钱瘦铁先生的“畅神” , 就得理解中国文人画的追求?以及何谓笔墨 , 何谓真正的中国画?中国画的核心意义到底是什么 。
钱瘦铁先生金石笔墨间触手可及的是一个真实自由、郁勃纵横的灵魂 。 他的作品 , 如同他笔下铁画银钩与浑厚朴质一般的线条 , 内在是风骨 , 是“以画为寄” , 见证着艺术之真与人格之真 , 一切皆从己出 , 气贯势发 , 笔底、刀下淬满激情 , 可谓解衣磅礴 , “是真画者也” 。
书画界|“是真画者,乃见畅神”——读钱瘦铁先生
文章图片

钱瘦铁(1897—1967)在篆刻
大约十多年前 , 第一次见到钱瘦铁先生的写意墨梅《以介眉寿》 , 不过一方尺 , 然而老梅苍古 , 疏影横斜 , 笔墨或清润 , 或具金石意 , 自然生发 , 率意而潇洒 , 满目清芬 , 读之极是畅神 。 那画是萧海春老师精心收藏的 , 后借回一个多月 , 朝夕观赏 , 写其意多幅 , 复临汉摩崖 , 再写梅花 , 感觉自己笔力渐长 , 对画梅也似颇有些心得了 。
对钱瘦铁先生的喜爱就此一发而不可收 , 以至于多年前从未进过拍场的自己竟然曾想挤出一笔不菲的费用去竞拍他的三峡山水画——虽然后来未能成功 , 但那刚劲自在而又清朗率意的线条却在自己的记忆里一直保留着相当的位置 。
书画界|“是真画者,乃见畅神”——读钱瘦铁先生
文章图片

钱瘦铁画梅《此君偏许傲清寒》
一直崇拜钱瘦铁的唐云私下曾评钱瘦铁云:“ 于郑大寉得其雅 , 于吴昌硕得其古 , 于俞语霜得其苍 , 天赋之高 , 世人莫及 。 ”
这些年陆续品读了大量钱瘦铁先生的画作后 , 既感到其书画印的奇逸之气 , 但更感受到他的一种侠骨剑胆 , 是一位在作品中真正见出人格、性情与生命状态的大家 。
书画界|“是真画者,乃见畅神”——读钱瘦铁先生
文章图片

1927年在西泠印社“汉三老石室”前留影 , 自左至右:钱瘦铁、吴藏龛、吴昌硕、韩秀(钱夫人)
和钱瘦铁所喜爱的石涛一样 , 钱瘦铁的画作精者极精 , 也有一般之作 , 这正是大艺术家见出性情的表现 。
另一方面不得不感叹的是 , 钱瘦铁的成长之路在当下已完全不可复制了:他十多岁就到苏州碑帖店里学艺 , 学习刻碑 , 因受词人、金石大家郑文焯(郑大寉)赏识 , 拜其门下 , 学习诗词、篆刻和书法 。 郑大寉又把他介绍给吴昌硕和俞语霜 , 钱瘦铁因之以吴昌硕、俞语霜、郑大寉三人为师 , 郑大寉的诗文及骨气清空 , 吴昌硕的古意与骨力 , 俞语霜的水墨淋漓 , 对其影响深远 。 通过师长的提携、自身的奋携 , 仅以数年春秋 , 钱瘦铁即以刻印鸣世 。 1917年 , 郑文焯在钱瘦铁的润例引言中写道:“ 他日当与苦铁、冰铁并传 , 鼎峙而三 , 亦江臬艺林一嘉话” , 将他与前辈吴昌硕(苦铁)、王大炘(冰铁)并称“江南三铁” , 名重艺林 。 在清末民国初长幼有序、等级森严的氛围中 , 得此评价 , 足见其天赋、实力及影响 。 在郑大寉为钱瘦铁所订润例上 , 吴昌硕曾题写推荐书云:“ 瘦铁精刻画 , 尝出所作 , 见视分成布白已得微妙的若再循序而进 , 庶可臻太古之心矣 。 两座不隔跂予望之 。 ”吴昌硕与钱瘦铁曾为俞语霜合作有白文印“俞原” , 俞语霜在识语上写有:“印为缶老篆文 , 瘦铁奏刀 , 语霜获此 , 喜而不寐” 。 1922年 , 吴杏芬70岁寿筵时 , 钱瘦铁所送寿礼即为与吴昌硕合作印 , 印文为吴昌硕所刻“吴杏芬老人年七十以后所作” , 印侧为钱瘦铁所刻佛像及吴昌硕所刻边款 。 这足见缶翁对钱瘦铁的提携与称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