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维$穿越大地的光——现实主义油画家邓平作品欣赏

邓平:198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工艺美术设计师。现为: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成都美术家协会写生艺委会副秘书长,"四川西岭油画研究院"秘书长、副院长,四川省旅游学院艺术系客座教授,四川省汶川中学艺术教育顾问。
潘维$穿越大地的光——现实主义油画家邓平作品欣赏
文章插图

光在邓平的作品中,是唯一的暖色。尽管他的“乐土与原乡”系列表达的是“家园”——这样温暖的主题,画面中到处都是草树,但它们要么是被清晨的雾岚罩成灰蓝、要么被黄昏的暮色掩得苍黄、要么干脆莫名地覆上一层清霜……星移斗转,容他儿时撒欢的场景虽然仍旧葆有一份恬淡幽静,却不免有“回不到从前”的轻微忧郁。它,是灰调子的。
穿行于大地的光——乡土写实画家邓平《乐土与原乡》的田园牧歌
文/桑眉
瓦利诺斯说,“哲学就是带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寻找家园。”
自古以来,“乡愁”便是一个欲说还休的词,曾被许多诗人反复吟咏。如:“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席慕蓉《乡愁》)“……阳春三月/我应该在桉树下/绣花!纳鞋!织毛衣!/地上只有狗和孩子在跑/天上只有鸟和树叶在飞”(桑眉《呈述:阳春三月》)
潘维$穿越大地的光——现实主义油画家邓平作品欣赏
文章插图

亦有许多中外画家寄情乡土,反复摹写心中“乡愁”,譬如“怀乡写实主义”之称的安德鲁·怀斯。怀斯以一种细致入微的态度与技巧去呈现一个宏大辽远的视域,致力于表现人的个体与自然环境的微妙关系,在对自然生命与纯净人格的赞美中,充盈着一种悲悯的崇高感和动人的忧郁情愫。他在画布上营造的空旷又温暖的诗意乡土,正是许多人经年寻觅的梦中家园。
“乡愁”从何而来呢?说得虚一点,都说人与生俱来都是孤独的,诗人潘维有诗,“从生到死/那无限的援军从不抵达。”孤独无依的人寻找依傍也是与生俱来;说得实一点,与工业文明、城市化进程对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异化有关,与战斗有关,与现代化快节奏生活方式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淡漠有关……
潘维$穿越大地的光——现实主义油画家邓平作品欣赏
文章插图

童年那一片草坡
踏入邓平的工作室,一幅油画迎面过来,“呀!传说中的冬水田。”
不到现场的人不会理解为什么要惊叹。油画很宽,160cm,放在与人齐胸的画架上,人的视线刚好可以以最合适的角度,落在画面上:
一条凹凸不平的乡村小路,像一条轴,串起两旁的水田;初春,乍暖还寒,水田的田埂上,今年的新草与去年的旧草杂陈,绿绿黄黄,更显生机;水田里积着水,经过整个冬天的休养生息,它们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时刻准备孕育新一季稼禾;农人在其中一块田里劳作,田已犁过了,他正专心致志地踩着犁耙——把田耙平整了才好插禾苗呢……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像一面面镜子镶嵌在一起,被不远处的小村庄和低矮的山丘环抱;春天最先莅临山丘和村庄,树木苏醒,枝叶繁茂,向阳的地方已然泛起一抹鹅黄……
可以试想,当农人累了,或者想让水牛歇一歇,抬眼望一望这样的景致,疲惫如料峭轻寒瞬间消融殆尽。
画面立体感很强,仿佛举足便可踏上那条乡村小路。这幅画作是邓平《乐土与原乡》系列之一,他将这个系列形象地简称为“冬水田”。前不久,这幅画作在“岁月”画廊举办的展览中获得奖项。无论什么奖项,说到底无关乎权威与否、或高或低,只代表一种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