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萌|作家王萌萌:跟着节气诗意栖居( 二 )


王萌萌|作家王萌萌:跟着节气诗意栖居
本文图片

现场
她说到自己童年的时候 , 八十年代生长在胶东半岛的城市—青岛 , 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 , 那时候的过年 , 年味特别足 , 一旦进了腊月门 , 全家便开始忙活 。 做面团、灌香肠、卤熟食、穿新衣、放鞭炮 , 仪式感十足 。 那个时候也有足够的机会跟着节气亲近大自然 , 端午包粽子、夏至做酱面、腊八熬香粥 , 传统喜庆的滋味十分浓厚 。 可是近二十年 , 物质享受 , 生活消遣的丰盈 , 却让“年味儿”更淡化 , 交通愈加便利、科技更加发达 , 更容易离开故乡的人们 , 看似比祖先拥有更多选择 , 更多自由 , 为何总是迷茫、空虚、孤独?
从节气上来讲 , 俗语道“花木管时令 , 鸟鸣报农时” , 天地万物、自然众生的变化 , 成了区分节气的重要的标志 。 古人的劳作依照节气展开 , 务农的、经商的、当兵的各司其职 。 看见什么景象就知道到了什么节气 , 应该做什么 , 要怎么做 , 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 , 应该追求什么目标 , 一切都非常简单而明晰;而如今大多数人所缺少的 , 其实是一种慢得下来 , 静得下来 , 专注当下 , 安于当下的力量 。 信息化和网络化将许多问题放大 , 变得更加有戏剧性 , 社交媒体的短文字和短视频的表达方式 , 加剧了时间和感受的碎片化 , 我们被迫进入了一种被催眠的具体无意识当中 , 执着、比较、贪婪、焦虑就成了我们的日常 。 或者这就是我们与古人的最大差别 , 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痛苦的来源 。
王萌萌|作家王萌萌:跟着节气诗意栖居
本文图片

法国哲学家、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在代表作《存在与虚无》中将存在分为“自在的存在”和“自为的存在” , 人便是后者 。 每个人都具有绝对的自由 ,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立法者 , 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绝对的责任 , 人当由自己创造 。 而在东方 , 王阳明有着更为开阔的见解 , “乐是心之本体 , 仁人之心 , 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欣和合畅 , 原无间隔 。 ”心安即乐 , 人在天地之间 , 活泼怡然、自由无碍 。 倘若我们一时之间无法从当下具体的生活中抽离 , 又被现实的烦恼和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困扰 , 我们就从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做起 , 活在当下每一刻 。 或许东西方哲人都希望 , 能以最好的现在去等待最好的未来 。
“雨水” , 是初春的雨水 , 灵动而生机勃勃 , 浪漫缠绵 。 跟当下这个时节最相契合的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写的一首 , 叫做《雨水》 , “天街小雨润如酥 ,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 绝胜烟柳满皇都 。 ”元人吴澄的著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说道:“正月中 , 天一生水 , 春始属木 , 然生木者必水也 , 故立春后继之雨水 。 且东风既解冻 , 则散而为雨矣 。 ”其实就表示两层意思 , 一层就是说天气回暖了 , 降水量逐渐就增多了 , 还有一层就是说 , 在降水形式上 , 寒冷的时候是下雪 , 现在慢慢的雪渐渐少了 , 没了 , 就开始下雨了 , 雨就慢慢地变多了 。
雨水节气有三候 , 一候獭祭鱼 , 这个时候水面冰开始融化了 , 水獭就开始捕鱼了 。 晚唐大诗人李商隐曾在《易俗》中特别提到了獭祭 , 有人评论说善用典故的他作诗像獭祭鱼一样 , 辞藻华丽却生僻;二候鸿雁来 , 在雨水之后 , 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 , 随天地间的阴阳变化和季节的更替来迁徙;三候草木萌动 , 这时候草木随着地中的阳气的上腾 , 开始抽出嫩芽 , 大地渐渐就呈现出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 十分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