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格&论徐鲁《爷爷的苹果园》的教育性:儿童文学作品的“精神养料”( 三 )


文章插图

“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的最终指向应该是:促进儿童社会化进程,帮助儿童从生物人向社会人转化过程,促进人格的健全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犯罪低龄化、儿童自杀等社会现象的出现受到高度关注。对此,很多专家认为,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心灵鸡汤’,大力推广优秀的儿童文学无疑可以缓解青少年的‘心灵危机’。”但是,儿童文学在体现其教育性的同时,不能消减了艺术性,特别是不能削弱孩子在作品中主体性地位。成人作家特别是非专业的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儿童文学作品时,要时时刻刻将自己的语言、思想、情感等等,都调整过来,模仿儿童,还原儿童状态,是存在一定难度的。作家的成人主体意识比较强,多少会削弱了孩子在作品中的主体地位,突出的表现就是成人世界的内容、情感与思想过剩,使得孩子只是配角,只是旁观者,只是受教育者。在读《爷爷的苹果园》时,主角的光环一直照射在周爷爷身上,特别是最后章节“风雪逆行”,写周爷爷冒着大雪、疫情等重重危险,往灾区送苹果。作家设计这一情节的初衷是通过成人的言行,教育熏陶孩子,培养孩子们懂得感恩、敢于担当社会责任。但这一部分内容,多少削弱了乌格他们的戏,儿童文学的味道被冲淡了许多,但教育性与思想性彰显得非常突出。
徐鲁以“教育儿童健康成长”为创作儿童文学作品的宗旨,其教育性犹如周爷爷种出的又红又大的苹果,随便品尝一个,都是甘甜美味,令人回味。可以说,徐鲁写脱贫山区的大苹果,写周爷爷的大苹果,其实就是在种植教育孩子的大苹果。这些又红又大的苹果,好似感恩、担当、勇敢、上进等精神养料。我们应该带领孩子,品尝这些又红又大的苹果,获得真正的教育熏陶。
文/尹宗义(正高级教师,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昭通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昭通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
编辑/乔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