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古人出殡时,为何要让长子“摔瓦盆”,并流传至今,其中有何道理

尊重死者是人类的共识,因为死亡不同于性别、人种、战乱、疾病,它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事情。所以,我们都对死亡充满了敬畏,每个人都希望死后能一切顺利。
因为在大多数宗教里,人在死后会经历审判、投胎等一系列事情,而他的家人则希望死去的人庇佑活着的人。于是,古代的人们便将这两种情感寄托在了殡葬上,试图以某种特定的程序来使死者与他的家人都达成心愿。
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延续至今的中国,也是如此。虽然在新时代,殡葬程序得到了简化,但在古代,殡葬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而存在的,而且程序繁冗,每一步都有着明确规定。
范蠡@古人出殡时,为何要让长子“摔瓦盆”,并流传至今,其中有何道理
文章插图

其中,在出殡时,就有死者长子“摔瓦盆”这一习俗,而且今天还有一些地区保留了这种文化。那么,“摔瓦盆”蕴含了怎样的道理和情感呢?又是何时出现的呢?
古代殡葬的演化
《史记·礼书》中记录了比较详尽的先秦的殡葬礼仪。在死者停止呼吸后,家人会为他洗浴干净,举行一种叫做“复”的仪式,来为死者招魂。
由家人拿着死者的衣物,登上屋顶,向着东南方呼喊三声死者姓名,之后为死者穿好衣服,希冀使死者起死回生,而“复”的仪式结束后,要对死者进行“楔齿、缀足”。
即用勺子将死者嘴部撬开,以便之后进行“饭含”,用小凳子将死者的双腿撑起,以便穿上鞋子。之后,死者家人便会布置房间,去掉一切鲜艳颜色的物品,换上素衣。
范蠡@古人出殡时,为何要让长子“摔瓦盆”,并流传至今,其中有何道理
文章插图

然后,主人将酒食放置在死者身边,以供死者的灵魂享用。一切安置妥当完毕,家人会发布报告,朋友亲戚或是官场的同僚会来吊唁。
这一步结束后,家人会在死者口中放入与身份相符的物品,称为“饭含”。天子用黍,诸侯用粱,大夫用稷,士兵用稻;天子、诸侯用璧,卿、大夫用珠,士用贝。
之后,便开始“小殓”。首先是“袭”与“设冒”,便是要为死者按照礼制穿上完备的衣服,再用裘盖着死者的身体。做完这些,还要挂起写有死者简单生平的“铭旌”,并设立临时的神位,供大家怀思。
第二天,进行“大殓”,也就是将死者放入棺材封好,还要把鱼、腊肉放在棺材四周的筐里,来引诱昆虫,防止他们侵蚀遗体。做完这些,已经花去大约四天到一周的时间,之后还要“停殡”,庶人都要三个月,地位更高的死者,要更久。
大殓的第二天,便是安葬,再经过一系列的程序,包括占卜(墓地与下葬时间)、启殡(运送死者至祖庙)、朝祖(家人代替死者向祖先告别)、饰柩车(灵车)、陈明器(准备陪葬品)。
最后,人们将死者的棺材抬至柩车上。然后,家人哭泣前行,众亲友扶着车子或牵着绳子前导,直到安葬地,谓之“发引”。如此下来,一整套的前秦殡葬程序就完成了。
随着时代的变迁,殡葬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秦汉之际,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孝”观念深入人心,被汉朝政府所接纳,成为一项对人品质和才干的重要衡量标准。
因而,能体现孝文化的殡葬仪式也再次被百姓重视起来。但统治者很快发现,过度追求奢华繁琐的安葬礼仪严重影响了社会生产生活。
范蠡@古人出殡时,为何要让长子“摔瓦盆”,并流传至今,其中有何道理
文章插图

于是,在汉、宋、明、清四朝都对殡葬进行了简化和规范,但总的来说,作用不是很明显。 直到新中国成立,在我国政府的大力规范和要求下,殡葬仪式才得以大大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