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西南联大诗人群”如何写出了现代汉诗的活力?( 二 )

新诗|“西南联大诗人群”如何写出了现代汉诗的活力?
文章图片

【新诗|“西南联大诗人群”如何写出了现代汉诗的活力?】西渡(诗人 ,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张同道老师和杜运燮老诗人在(上世纪)90年代环境下 , 做了非常重要的发现工作 。 (上世纪)40年代的诗歌成就在很长时期 , 普通的读者几乎不了解 , 因为他们很多诗人在五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失去了发表作品的机会 , 有很多后来很少发表作品 。 所以这本诗集的出出版确实刷新了我们当时对40年代诗歌的认知 , 我们讨论40年代诗歌时 , 很多是引用这本书里的诗作 。 现在的新版比原来的更完善 , 在篇目上有所增加 。 卞之琳原来(收录)17首 , 现在把《慰劳信集》都收了 。 新版还做了一些版本的校订工作 , 变得更经典了 。
西南联大之所以出现 , 这么一大批优秀的现代诗写作者集中在一所学校里 , 跟当时战时特殊的环境有非常大的关系 。 北大、南开、清华三校合并以后 , 在西南联大校园内集中了一批新诗史上很重要的诗人 , 都在西南联大担任教职 。 书里选择了闻一多、卞之琳、沈从文、冯至等 , 其实还有一些 , 朱自清、孙毓棠、陈梦家也在西南联大 , 都写新诗 。 所以在西南联大形成了原来单一的在清华、北大、南开不太可能形成的浓厚的诗歌氛围 。 西南联大云集了新诗各个阶段重要的诗人在教师队伍里 。 包括燕卜荪 , 还有另外一个英国诗人白英 , 他们将英国诗歌最当代的诗风带入西南联大校园 。
之前我们接受外国诗歌的影响都有一个时间差 。 西南联大由于师资条件 , 学生们很早就接触到当代最活跃的诗人 , 比如当时的奥登 , 包括燕卜荪本人 。 白英当时编辑了《当代中国诗选》 , 还有《古今中国诗选》 。 西南联大很多师生 , 包括俞铭传、闻一多 , 都参与了这个工作 , 对促进西南联大诗歌氛围也带来了非常有益的影响 。 无论从老师角度还是学生角度 , 诗歌氛围都非常活跃 。 包括当时的文学社团 , 西南联大文学社团特别多 , 穆旦就从南湖诗社到文聚到冬青社都参与了 。 诗社里都有指导老师 , 朱自清、闻一多、沈从文、李广田等都担任过 , 指导老师跟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 , 他们会到诗社去演讲 , 会跟学生有直接的作品之间的交流 。 西南联大确实有一个特殊的条件和氛围 , 让诗歌氛围在这样一所临时的大学里特别活跃 。
40年代的诗歌 , 某种程度上和90年代的诗歌有一种对称 。 40年代面临抗战这一特殊历史境遇 , 90年代诗人与历史也有一个遭遇 , 诗人们都要面对新的经验 。 面对这样一种处境 , (诗人们)不得不更新他们以往的诗歌意识 , 包括技术手段 。 80年代诗歌可能跟30年代的诗歌有某种对称 , 80年代朦胧诗更多还是象征诗风 , 80年代到90年代的转化 , 和30年代到40年代的转化 , 这种对称是值得关注的现象 。 当然这种转化并不是抗战爆发了 , 转化就开始了 , 转化的过程在更早之前就已开始 。 比如叶公超首个将艾略特等诗人观念和作品介绍到中国 。 赵瑞蕻翻译《荒原》 , 就是在叶公超的指导下做的工作 。 《荒原》在中国译界的传播也对当时的诗歌意识更新产生了很大的作用 , 对当时的诗人已经开始产生刺激 。 加上抗战这种特殊历史境遇 , 加速了(转化)进程 。 这一代诗人某种程度上很幸运 , 某种程度上又很不幸 , 在之后很长时期 , 他们转换或提升的努力没有得到认可 , 甚至基本的认知都没有得到 。 所以我们现在重新阅读40年代诗人的作品 , 看他们在特殊历史处境中怎么用诗歌来回应时代经验 , 对我们现在的写作依然具有启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