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西南联大诗人群”如何写出了现代汉诗的活力?( 四 )


新诗|“西南联大诗人群”如何写出了现代汉诗的活力?
文章图片

袁可嘉 。
我做博士论文是1993年到1996年 。 当时看了穆旦的诗 , 我突然觉得穆旦的写作有一个模式 , 他要把每一首诗写成一出小小的戏剧 。 这当时对我有很大的触动 , 我觉得以前把诗歌的情境想得太小了 。 再去追踪当时他们用的诗歌的感受力 , 袁可嘉当时用了一个词 , 叫最大意识活动(最大意识量) 。 以前诗人说要写情绪 , 比如20年代诗人 , 像郭沫若、穆木天 , 他们都讲诗歌来源于情绪或者说感觉 , 像戴望舒写《雨巷》的那种非常精妙的感觉 。 但是你突然看到穆旦这代诗人 , 他用的是在直面时代复杂性时那种生命的气息、生命的意识量、生命的勇气 。 作为一个现代人基于现代人格 , 他具有了对那个时代自觉的、清醒的现代人意识 。 以前我们的写作都是落脚在情感 , 从情感出发 , 回归到情感 , 穆旦的诗从现代人的意识出发 , 用意识平衡个人和时代之间的距离 , (思考)怎么去压缩它 , 或者怎么重新做一个组合 。 这是中国新诗写作最根本性的变化 。
相对完整的文学生态
新诗|“西南联大诗人群”如何写出了现代汉诗的活力?
文章图片

姜涛(诗人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本书1997年第一版出版的时候我第一时间买了 , 读完真的大开眼界 , 第一次比较完整地了解了这样一个诗歌群落 。 有很多诗人是第一次知道 , 印象很深的是俞铭传 。 俞铭传的诗写得很多 , 而且写得真的很好 , 才气逼人 。 当年他的写作质量并不在袁可嘉之下 , 甚至更高 , 如果要排的话 , 穆旦最好 , 他能排第二 。 这本集子确实有里程碑的意义 。
这本诗集出来之后 , 特别好的是把(上世纪)40年代这么多年轻诗人的写作放在西南联大这样一个空间中去讨论、去呈现 。 特别是同道老师集子后面有一个编后记 , 标题就很有意味 , “警报、茶馆与校园诗歌” , 其实除了诗歌之外 , 也谈了诗歌周边的文化生态、教育生态 , 包括昆明城市生存的状态 。 这恰恰是我们做现代文学研究在90年代中后期的一个变化 , 之前我们更多的是文学内容 , 比如谈作家、谈流派、谈观念 , 但是到90年代越来越强调把文学放在具体的历史情境、历史语境中讨论 , 讨论具体人的关系 , 他和政治、社会的关系 , 我觉得这体现了当时研究思路潜在的转变 。
我们如果细读这本集子 , 能读到非常多有意思、非常生动的环节 , 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当时诗人写作的基本背景 , 包括他们的心态 。 比如赵瑞蕻先生有一首比较长的诗 , 《一九四零年春:昆明一画像》 , 这首诗我认为非常重要 。 这首诗的方式有点像臧棣讲的用新诗小说化、戏剧化的方式写成 。 写一群学生在轰炸的时候到郊外跑警报、躲避轰炸 , 他们怎么聊天、怎么说话、怎么画风景、怎么读书 , 完全是用小说化的方式去写 , 写一个动态的连续的生活画面 , 同时也引用了很多他们当时熟悉的西方文学的经典段落 。 而这个写法 , 就是在1939年到1942年阶段穆旦经常用的写法 , 他从艾略特和叶芝那里学来的写法 。 比如穆旦有一首很有名的诗《防空洞里的抒情诗》 , 也是写躲警报、钻山洞的情节 。 如果把《一九四零年春:昆明一画像》跟穆旦的写作做参照 , 能看出其中的对话关系 。 赵瑞蕻这首诗就是赠给穆旦的 , 但是看后面赵瑞蕻先生的诗就不是这样写的 , 反而是用相对抒情的方式 , 不是戏剧化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