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上了皇帝 , 他又想要追求“长生不老” 。 那么“长生不老” , 是否又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呢?事实上 , 这一点在《西游记》里面就有答案 。
孙悟空后来跟着菩提老祖学得了七十二变 , 后来又跑到地府 , 改掉了《生死簿》 , 让自己和自己的猴子猴孙都能长生 。 按理说他获得了长生 , 便可以回到花果山去快乐地生活了 。
但是孙悟空并不甘于只在“花果山”当个不老的神仙 , 他还想要跟玉皇大帝平起平坐 , 于是就有了“齐天大圣” , 然后又有了“大闹天宫” 。 结果物极必反 , 他终于被压到了“五行山”下 。
本文图片
可见 , 不管是猴子还是人 , 对名利、权势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 当然 , 在《西游记》开篇第一回中 , 孙悟空并不知道他将来会因想造玉皇大帝的反 , 被压在“五行山”下 。
在开篇这里 , 孙悟空只是简单地看到了人世间的万般苦楚 。 百姓像骡马一样供人驱使 , 整日忙忙碌碌的 。 人们为了争夺宰相、王侯之位 , 枉费心机 。
最后 , 这些人还没享受到生活的乐趣 , 就稀里糊涂被阎王勾走了魂魄 。 所以孙悟空认为 , 有那些忙碌的时间 , 还不妨追求“长生不老” 。
但是《西游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得到了“长生” , 一样少不了烦恼 。 不信你看那玉皇大帝 , 历经一万七千五百劫才坐到灵霄宝殿上 , 还得时不时担心孙悟空等人来夺位 。
所以吴承恩写这首七律 , 一是想说明孙悟空(当时还不叫这名)活得比人通透很多 , 二是想说明 , 这只猴子自以为看破了红尘 , 领悟了猴生的真谛 , 结果还是掉进了欲望的樊笼 。
当孙悟空真正懂得佛法精髓的时候 , 已经是他从五行山下出来 , 陪着唐僧 , 带着猪八戒、沙和尚 , 一起经历九九八十一难 , 证果成佛之后了 。
本文图片
《西游记》这部小说里 , 穿插了很多有趣的小诗 , 同时也造出了很多的成语 。 比如“火眼金睛”、“三头六臂”、“笑傲江湖”等等 , 这些比起这首小诗来说 , 一样很有趣 。
吴承恩在创作这部小说的时候 , 并不懂得现代小说的创作技法 , 所以他当然不知道故事主角的性格、思想需要一道上升的“弧光” , 但是我们的确在这部书中看到了孙悟空的“成长” 。
从原来天不怕地不怕的“齐天大圣” , 变成了唐僧到西天取经路上耿耿忠心的守护者 , 最后又变成了一尊真佛——斗战胜佛 。
当孙悟空真正成佛的时候 , 假如他再回到南瞻部洲 , 再一次看到打鱼、打雁、挖蛤蜊、晒盐的百姓们 , 可能就不会发出“继子荫孙图富贵 , 更无一个肯回头”的无谓感慨了 。
或者这时的孙悟空 , 或许应该像地藏王菩萨一样悲悯世人 , 不忍苛责 。 然后再发下宏愿:地狱不空 , 誓不成佛!
结语
《西游记》开篇这首七律 , 只是一首比较普通的小诗 。 吴承恩借着佛道思想 , 反映了初出江湖的美猴王孙悟空 , 对人生意义的哲学感悟 。
本文图片
人类一生都为功名利禄所累 , 整天都忙忙碌碌的 , 活得非常辛苦 。 这首诗认为 , 人类想要得到解脱的办法就是成仙 , 但是成仙也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 。
毕竟孙悟空在成仙之后 , 还在幻想“玉帝轮流做 , 明年到我家”呢!孙悟空活得通透吗?非也 , 非也!假如他活得通透的话 , 也就不会笨到要当“齐天大圣”了 。
- 嫣红!贾琏娶尤二姐没花多少钱,为何贾赦买嫣红作小妾,却花了800两?
- 元始天尊&成佛后,孙悟空才明白为何老君要帮自己,原来前世今生都关联
- 金瓶梅&六大名著中,其中五部都被翻拍,为何仅剩那部无人敢拍,不是聊斋
- 筋斗云&西游记中会七十二变的五大高手,孙悟空仅仅排第五,第一从不出手
- 深仇大恨$水浒中最蹊跷的地方,双方明明有深仇大恨,为何却能迅速化敌为友
- 封神台$封神榜到底有多吓人?为何任何人都不愿意魂归封神台呢?
- 贾府#宝钗为人并不刻薄,为何刘姥姥二进贾府时,宝钗却编段子嘲讽她?
- 但是还有书籍2|豆瓣9.5分,小众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2》为何出圈?
- 托塔李天王&炼化孙悟空前,老君为何拔除他身上的勾刀?你看勾刀的主人是谁?
- 林黛玉|红楼梦:一张“当票”为何成为林黛玉的隐忧?你看当铺名字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