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红楼经济学|秦可卿:宏观经济第一人

秦可卿|红楼经济学|秦可卿:宏观经济第一人
本文图片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
秦可卿|红楼经济学|秦可卿:宏观经济第一人
本文图片

秦可卿|红楼经济学|秦可卿:宏观经济第一人
本文图片

作者
张麒
《红楼梦》中的贾府是一座消费之城 。
其鼎盛时 , 宁、荣二府人员逾千 。 每天吃的、穿的、用的 , 要耗费多少物资?折合多少银两?无人统计 , 也无法弄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 , 但想必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
一年的十二个月份 , 十二个月里的二十四个节气 , 多少迎来送往 , 人情枉费;多少人生辰寿诞 , 多少回婚丧嫁娶 , 还有必过的大日子和年关 , 这又需要多少开销?
秦可卿|红楼经济学|秦可卿:宏观经济第一人
本文图片

可贾府的进项在那里?书里写明有朝廷的赏赐 , 有府里几个男人的俸禄 , 有庄田和土地的租金收入 。
但贾府毕竟太大了 , 人口毕竟太多了 , 况且有的进项归单门独户所有 , 非集体收入 。 可偏偏偌大一府 , 实行的是“一大二公”的供给利 。 因而 , 很多时候是寅吃卯粮 , 挪三借四 , 生发出好多“难处” 。
最为致命的是 , 很多几代为奴的家奴统统只作为消费者 , 并不从事生产和劳作 。 作为“佣者” , 他们的服侍(服务)劳动是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 , 是所谓“坐吃山空” 。 长此以往 , 贾府必空 , 必然“空心化” 。
这正是秦可卿的忧虑所在 。 这位在贾府里忧患意识最为浓厚的女性 , 临终前便托梦给府中实际的大管家王熙凤(贾琏只是名义上的总管 , 跑跑龙套而已) 。 书中第十三回这样写道:
秦氏道:“目今祖茔虽四时祭祀 , 只是无一定的钱粮 , 第二 , 家塾虽立 , 无一定的供给 。 依我想来 , 如今盛时固不缺祭祀供给 , 但将来败落之时 , 此二项有何出处?莫若依我定见 , 趁今日富贵 , 将祖茔附近多置田庄房舍地亩 , 以备祭祀供给之费皆出自此处 , 将家塾亦设于此 。 合同族中长幼 , 大家定了则例 , 日后按房掌管这一年的地亩 , 钱粮 , 祭祀 , 供给之事 。 如此周流 , 又无争竞 , 亦不有典卖诸弊 。 便是有了罪 , 凡物可入官 , 这祭祀产业连官也不入的 。 便败落下来 , 子孙回家读书务农 , 也有个退步 , 祭祀又可永继 。 若目今以为荣华不绝 , 不思后日 , 终非长策 。 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 , ……也不过是瞬间的繁华 , 一时的欢乐 , 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俗语 。 ……”
秦可卿在本回目之前已然命丧天香楼 , 故才有这番“托梦”的话 , 这番话想必平日里他们侄婶二人交心时说过 , 而且不只一次两次地说叨 , 是多次重申 。
从可卿的角度来说 , 她这话算是对贾府最高管理机构 , 最权威的当家人的呈案和进言;从熙凤的角度说 , 这话正触及到贾府家计的最敏感神经 , 也是自己“所见略同”的心得和体会 。
秦可卿|红楼经济学|秦可卿:宏观经济第一人
本文图片

秦氏在宁府是受上辈恩宠 , 下辈尊重的有脸面的人 。
有一回病中熙凤来探望时 , 秦可卿坦言:
“公公婆婆当自己女孩儿似的待 , 和自己丈夫(贾蓉)也是相敬如宾 , 从来没红过脸 , 一家子长辈同辈之中 , 别人也没有不疼我的 , 也无不和我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