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雪涛|被称为文学大师的“东北三杰”在对底层的描写中,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光亮吗?

文:钰迪丨主播:钰迪
双雪涛|被称为文学大师的“东北三杰”在对底层的描写中,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光亮吗?
本文图片

双雪涛、班宇和郑执三位80后东北作家近年作品火爆 , 屡屡获奖 。 有被拍成电影由雷佳音和杨幂主演的《刺杀小说家》;改编成电影《刺猬》 , 由顾长卫导演 , 葛优和王俊凯出演的《仙症》……小说豆瓣评分基本都在8.0以上 。
他们的作品的确很有特点 , 但是文学输出的净产值到底有多高 , 始终要打一个问号 。
不是买单的越多 , 就一定越好 。 人都有惰性和依赖 , 对于那些能平视、俯视走入或者可以让你暂时佛系的文学 , 人们在其中会获得一种解脱与快感 , 因为小说笔触的鸿毛可以安抚你被拔节且坍塌的精神世界;但对于那些需要你仰望或者打破舒适区和认知才能领悟的具有穿透力和颠覆性的文学作品 , 往往反倒不能很好的投喂大众 。 这不仅是文学的悲哀 , 更是时代的损失 。
他们被称为“东北文艺复兴三杰” 。 人们称其有村上春树的奇巧构思 , 王小波的幽默腔调 , 给弱者支持 , 为卑微者续梦 。 他们避开对宏大历史主题的沉溺 , 打破对空洞生活场景的呈现 , 善于钻到人性的骨髓里排兵布阵:聚焦落魄的小说家、患病的女孩、被逼入狱的学霸、追寻彗星的爱人、吃刺猬的病患、消失在时间里的父亲 。 在血腥的暴力、衰落的北方、渺小的人物、遗弃的孩子这些琐碎的群像边缘 , 发出文学炽热的光芒 。 在东北铅灰色如铁幕般的大雪中 , 让凡人的热血、尊严和自由在摇摇欲坠的光芒里 , 有机会笨拙起舞 。
双雪涛|被称为文学大师的“东北三杰”在对底层的描写中,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光亮吗?
本文图片

我用两周时间耐着性子看完了最有代表性的几篇小说:双雪涛《我的朋友安德烈》、《天吾手记》、《光明堂》;班宇的《冬泳》和《逍遥游》;郑执《仙症》和《森中有林》 。 对于东北这片土地我其实有很多的向往和好奇 , 不过在这三位作家如孪生般雷同的长吁短叹里 , 还是让我深吸气准备呼出的情绪和语言都牢牢地卡在了胸腔 。
末世色调的高度同质化渲染 , 让频现的“绝望”弹窗 , 丧失治愈功效也关闭文学功能 。
/ Part 01
「死亡式抒情 , 到底是唤醒还是幻灭」

我承认最开始读他们的小说 , 确实是有一种被深深吸引的似曾相识之感 。 读到三四篇的时候 , 我开始有强烈的不适 。 作为流行小说或许是成功的 , 但是和真正的严肃文学相比 , 真的还差好长一段路 。
那些在冬天水底潜伏着 , 偶尔就着飘雪的西北风吼两嗓子刀郎和齐秦的人 , 到底是彻底沦陷在了这种东北文学极尽要渲染的死亡式抒情里 。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朋友安德烈》和《仙症》 , 虽然出自两个作家 , 但调性出奇地一致 , 有时候一个人都难以达到这种统一 。 写得好吗?从迎合的角度讲 , 这种写作套路深得人心 , 可是从文学的使命出发 , 这样的作品好像生酮减肥 , 是个煞有介事的骗局 。
【双雪涛|被称为文学大师的“东北三杰”在对底层的描写中,真的给我们带来了光亮吗?】泥泞中伸出的层出不穷的手拼命把你往下拽 , 很快会让你和文字中传递出的末世频率共振 。 看着那些一辈子不可能有出头之日的底层人 , 像风箱里的老鼠一样在生死之间被来回拉扯 , 我们获得的不是被唤醒的力量 , 而是被抽干氧气后对幻灭的全盘接纳 。
我最先读的是双雪涛的《我的朋友安德烈》 。 安德烈那种对学习亦痴亦狂对生活又不屑迷惘的状态 , 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回想起中学时那一两个辨识度极高的同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