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我在成都修瓷器

手艺|我在成都修瓷器
文章图片

“没有金刚钻 , 别揽瓷器活 。 ”这说的是一门古老的民间手艺--“锔瓷” , 也就是将打碎的瓷器 , 用像订书钉一样的金属“锔子” , 再修复起来的技术 。
在成都市成华区二仙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 , 成都锔瓷匠人王培波有一间工作室 , 一个小展示厅 , 每周一到周六早上10点 , 他会准时与那些来自全国各地的碎瓷器见面 。 捧瓷、打孔、上钉、打磨抛光……王培波往往一坐就是一整天 。
王培波拿起面前一个小瓷杯说 , “这个也就十来块钱 , 但拿来修 , 需要打5个钉 , 1钉30元 , 远远超过了本身的价值 。 ”他锔瓷 , 从不看瓷器的价值 , 他认为 , 修补的是瓷器主人的情感 , 守护的是自己对这门手艺的初心 。
如今 , 他想扩大一下工作室 , 让更多的中小学生能够看到和体验锔瓷 , 此外 , 经过多年来的收藏和修复 , 他手上有很多精美的瓷器 , “我打算做一个袖珍型的锔瓷展览馆 , 这样可以供很多人参观和了解锔瓷技艺 。 ”王培波说 , 相关工作正在慢慢落定 , 他会如同锔瓷般精细又沉稳地去实现梦想 , 让这门手艺在新时代得到更好传承 。
传承
“锔瓷 , 就是补心”
今年58岁的王培波是山东威海人 , 1米8左右的个子 , 身型瘦 , 却看起来很精神 。 特别是手指 , 长、直 , 充满力量 。 他的工作室对外开着门儿 , 随时都会有人进来看看、问问 。 偶尔会有人坐在他跟前安静地看他修补 , 一坐就是4、5个小时 。 两人不搭话 , 快到夜晚8点多 , 王培波准备起身离开时 , 问对方一句 , “我得下班了 , 你怎么回家啊?”
看锔瓷 , 的确会上瘾 , 就像是倒置了时光 , 看破碎的事物如何死而复生 。 “我姥爷出生于清光绪年间 , 算是承袭了祖上锔瓷的绝活 。 ”他记得 , 姥爷锔瓷常说的那句话:锔瓷 , 就是补心 。 让裂纹如枝叶脉络般融入其中 , 破碎的瓷器就有了新的生命 。
他打开旁边的一间工作室 , 里面陈列着各种大小不一的瓷器 , 仿若一间微型锔瓷博物馆 。 地上有两个木箱子 , “这可是个老物件 。 ”王培波说 , “这是祖上留下来的锔瓷工具 。 ”那时 , 锔瓷匠的担子两头 , 会挑着这两个木箱 , 挂在上面的铜锣会敲得铛铛响 , 根本不用吆喝 , 就知道锔瓷匠来了 。
“你看 , 这就是金刚钻 。 ”王培波拿起一件工具 , 是两根木棍 , 两端由绳子绕着 , 拉动一根 , 另一根就会呼啦啦转动起来 , 底下的金刚钻飞快旋转在瓷器上 , 两三下就打好了小洞 。 “这是那时的锔钉 。 ”一根手指长的钉子呈扁平状 , 两端稍尖 , 因为那时需要补碗、补锅等 , 钉子就会大很多 。 在物质匮乏的时代 , 补碗很快 , 只要不漏 , 满足生活使用就行 。
童年的王培波喜好与其他孩子不一样 。 在同龄人打弹珠、丢沙包时 , 他喜欢“追”手艺人 。 “我从小就看 , 天赋应该也有 , 潜移默化的 , 我就看会了 。 ”不过 , 他从未想过会专门从事这一行当 。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 , 王培波在威海外贸公司搞进出口 。 35岁时王培波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 , 去了迪拜 。 到2007年才回国 。
“重新拾起这门手艺 , 也是因为我爱人 。 ”王培波告诉采访人员 , 自己爱人喜欢用锅炖汤 , 因有一个钟爱的陶锅锅盖不小心打碎 , 心疼不已 , 王培波突然想起自家的传统手艺 , 决定帮忙修好 。 也因此一发不可收拾 。 “身边朋友知道我有这一手艺后 , 我的‘订单’就多了起来 , 前三年免费帮人修补了很多东西 , 也算是我练手了 。 ”王培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