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具|沪与汕:渔具的地名学

沪与汕:渔具的地名学
文 | 盛文强
来源 | 《渔具列传》
地名是注记地理实体或地域空间的一种符号 , 也即“地理概念实体” 。 地名中往往叠加了诸如历史、民俗、语言、地理等不同领域的残骸 , 这足以使地名学成为厚实的沉积岩 , 甫一剖开 , 便可发现内中的文化褶皱 , 这是地名的魅力所在 。
几年前 , 我曾对沿海及沿江河地区地名进行梳理 , 发现不少以渔具命名的地名 。 这种命名方式 , 基于渔业生产留下的遗迹 , 亦是民风民俗之所化 。 渔具进入地名 , 可看作是器物的功能延展 , 渔具溢出了其作为工具的边界 , 从而成为指涉甚丰的地名 。
在我国沿海城市的名称中 , 最为典型的渔具地名 , 当数沪与汕 。
众所周知 , 上海简称沪 , 亦称沪上 。 但鲜为人知的是 ,沪是一种古老的渔具 , 其雏形甚至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 这似乎和今日上海的都市景观全然不相干 , 但若梳理上海的前世之身 , 也就不难理解“沪”这一简称的来历 。
我们的先民在沿海沿江之滨 , 插竹或堆石为坝 , 利用潮差来截获鱼虾 , 用竹者称为竹沪 , 用石者称为石沪 。 沪是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渔具之一 , 南朝顾野王《舆地志》载:“插竹列于海中 , 以绳编之 , 向岸张两翼 。 潮上即没 , 潮落即出 。 鱼随潮碍竹不得去 , 名之云扈” 。 《太平广记》中也提到了扈:“近有海上人于鱼扈中得一物 , 是人一手 , 而掌中有面 , 七窍皆具 , 能动而不能语 。 传玩久之 , 或曰:‘此神物也 , 不当杀之 。 ’其人乃放置水上 。 此物浮水而去 , 可数十步 , 忽大笑数声 , 跃没于水 。 ”在古代诗文中 , 此器又名鱼梁 , 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诗云“水落鱼梁浅 , 天寒梦泽深” , 即言水落之后鱼梁露出 。 因在江河湖海中使用 , “扈”后来被加上三点水 , 写作“滬” , 简化之后变成了“沪” 。
沪最早见于地名 , 可追溯至东晋 。 那时吴淞江直通大海 , 沿岸居民在海滩上置竹 , 以绳相编 , 根部插进泥滩中 , 浩荡的竹墙向吴淞江两岸张开两翼 , 迎接着随潮而至的鱼虾蟹 。 而那呈喇叭形的河口又称作“渎” , 故吴淞江一带被称作“沪渎” 。 陆龟蒙《渔具诗序》说得更为直接:“列竹于海澨曰沪(吴之沪渎是也) 。 ”
沪渎也即布满竹沪的河川 , 其地大致相当于青浦区东北旧青浦一带的古吴淞江 。 吴淞江古称松江 , 又名松陵江、笠泽江 , 河口段曾宽二十里 , 是太湖入海的主干水道 。 唐天宝五年(746年) , 于吴淞江下游南岸置青龙镇 , 镇东临海 ,水面辽阔 , 曾是鱼沪林立的世界 。 东晋吴国内史虞潭“修沪渎垒 , 以防海抄 , 百姓赖之” , 沪渎也是一种抵御海寇的军事要塞 , 屡屡出现在地图上 。 东晋末年的孙恩在海上起兵 ,袁崧筑沪渎垒以防备孙恩 , 但终被攻破 , 城陷身死 。 《世说新语·德行》中记载了一则与这次战役有关的故事 , 从中可见六朝时沪渎的战乱之苦:
吴郡陈遗 , 家至孝 。 母好食铛底焦饭 , 遗作郡主簿 , 恒装一囊 , 每煮食 , 辄贮录焦饭 , 归以遗母 。 后值孙恩贼出吴郡 , 袁府君即日便征 。 遗已聚敛得数斗焦饭 , 未展归家 , 遂带以从军 。 战于沪渎 , 败 , 军人溃散 , 逃走山泽 , 皆多饥死 。 遗独以焦饭得活 , 时人以为纯孝之报也 。
渔具|沪与汕:渔具的地名学
本文图片

■ 天罗地网 。 古代网罟种类繁多 , 极尽机巧 , 这些来自民间智慧的发明 , 颇能引人注目 。 图为《绰网图》 , 是一种带有桁杆的小型网具 , 需要二人合力使用 , 该图见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刊本《三才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