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诗画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燕子来时,花枝粲然( 四 )


相比文人高士的春游寄兴 , 农户之家却得不到几分闲暇 。 俗话说 , “春分麦起身 , 肥水要跟紧” 。 在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的春分时节 , 耕种也即将进入繁忙阶段 。 先民基于自然规律将一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 , 它的重要作用之一 , 就是充当农业活动的时间指南 。 当燕子南归 , 送来春分的信号时 , 农家又将迎来一年的辛勤劳作 。 而春分 , 也是极具农事特征的节气 , 它既是耕种之始 , 又蕴含着“收获”的期望与希冀 。
历史上有专门描绘耕种与蚕织的一类图像 , 古人将其命名为《耕织图》 , 并且有多本存世流传 。 其中 , 清代画家焦秉贞所绘的《耕织图册》 , 是这类题材中的精品 , 在递藏过程中也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 通过这件恢弘巨制 , 可以进一步探看《耕织图》的前世今生 。
在这个图像系统中 , 《耕织图》的祖本绘制于宋代 , 源于名叫楼璹的一位官员 。 他在出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的时候 , 关心农事 , 深入考察 , 终制成《耕织图诗》45幅 。 楼璹的家侄在为该图所作的跋中写道:“高宗皇帝身济大业 , 绍开中兴 , 出入兵间 , 勤劳百为 , 栉风沐雨 , 备知民瘼 , 尤以百姓之心为心 , 未遑他务 , 下重农之诏 , 躬耕籍田之勤 。 伯父时为临安於潜令 , 笃易民事 , 慨念农夫蚕妇之作苦 , 究访始末 , 为耕织二图 。 ”述及了《耕织图诗》得以产生的缘由及经过 。 而这件剧迹一经诞生 , 在南宋就形成了多个版本 , 既有绢本的临仿与再造 , 亦有石刻、版画的翻刻与复制 , 其影响之大、传播之广可见一斑 。
春分|诗画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燕子来时,花枝粲然
本文图片

南宋 梁楷《耕织图》残卷(摹本之一)
春分|诗画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燕子来时,花枝粲然
本文图片

南宋 梁楷《耕织图》残卷(摹本之一)
春分|诗画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燕子来时,花枝粲然
本文图片

南宋 梁楷《耕织图》残卷(摹本之一)
不过较为可惜的是 , 楼璹所制《耕织图诗》的原本已经散佚 , 今天无缘一睹 。 好在众多精彩的摹本与刻本流传下来 , 也不失为一种弥补 。 由清代宫廷画家焦秉贞重绘的《耕织图》 , 就是其中的一件力作 , 而重制该图的原因和契机 , 则要追溯到康熙二十八年 , 皇帝巡视江南的时候 。 当时 , 有江南士人为他进呈了楼璹《耕织图诗》的残本 , 康熙看后甚为感念 , 回京后便命内廷供奉焦秉贞重新绘制《耕织图》 。
春分|诗画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燕子来时,花枝粲然
本文图片

清 焦秉贞《耕织图册》首部 康熙题字
这本册页总体分为“耕”与“织”两部分 , 恰如题名所揭示的那样 。 在册页之首 , 是康熙皇帝的题签 , 他为《耕图》挥毫写就“一犁杏雨” , 钤盖“康熙宸翰”之印;为《织图》题写了“三径桑云”四个大字 , 加盖“康熙宸翰”和“宝令太和”二印 。 两幅题签的落款 , 均为“康熙三十五年春二月御书” 。 不仅如此 , 康熙皇帝还为这套册页作了一篇长序 , 位于题签之后、正篇开始之前 。
春分|诗画二十四节气之春分:燕子来时,花枝粲然
本文图片

清 焦秉贞《耕织图册》之《御制耕织图序》
其中写道:“朕早夜勤毖 , 研求治理 , 念生民之本 , 以衣食为天 。 ……古人有言 , 衣帛当思织女之寒 , 食粟当念农夫之苦 , 朕惓惓于此 , 至深且切也 。 爰绘耕、织图各二十三幅 , 朕于每幅 , 制诗一章 , 以吟咏其勤苦而书之于图 。 ……复命镂板流传 , 用以示子孙臣庶 , 俾知粒食维艰 , 授衣匪易 。 ……”这篇长文提供了诸多重要的信息:其一 , 康熙皇帝勤于国政 , 担忧民生之本 , 感念农夫蚕妇之辛劳 , 于是命画家绘制《耕织图》;其二 , 该图册分别绘有《耕图》23幅和《织图》23幅 , 且每一页上都有皇帝的御制诗;第三 , 皇帝不仅命焦秉贞绘制此图 , 还请人镌刻制版 , 以便传之于子孙和臣民 , 警示衣食来之不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