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莫放笔端风雨快

苏轼的《次韵秦太虚见戏耳聋诗帖》 , 笔敦墨浓 , 语言诙谐 , 洋溢着他特有的天真 。 诗中先是说自己近来耳聋 , 耳边有惊雷闪电也只是一笑置之(“我觉风雷真一噫”) 。 又夸赞耳聋好在可以不闻不问 , 正如佛家说的根性清净、五蕴皆空 , 省得酒后胡言乱语 , 写诗招惹是非 。 (眼花乱坠酒生风 , 口业不停诗有债 。 君知五蕴皆是贼 , 人生一病今先差 。 )最后反过来笑话秦观 , 说你如今写诗嘲笑我 , 怀疑我是装聋 。 你别只顾着下笔痛快 , 留神上天让你额头长出第三只耳朵来(今君疑我特佯聋 , 故作嘲诗穷险怪 。 须防额痒出三耳 , 莫放笔端风雨快) 。
此诗据考证大约写于元丰二年(1079) 。 那一年 , 苏轼刚从徐州调任湖州知州 。 秦观与之同行 , 同游山水 , 汲泉煎茶 。 此行颇为愉快 , “见戏”也说明二人关系亲密 。 其实 , 当时他们结识的时间并不算长 。 秦观当年不到三十岁 , 元丰元年(1078)进京赶考途中 , 经同乡引荐 , 投诗拜谒苏轼 。 苏轼读其诗赋 , 称许他有屈、宋之才 , 鼓励他积极科考 , 并相约徐州再见 。 孰料当年秦观落第 , 直接回了高邮老家 , 次年方又与苏轼重逢 。
后世提起秦观 , 多以风流才子、婉约词人称之 , 但他也擅长策论文赋 , 有经世报国的见识 。 苏轼对比自己小十几岁的秦观十分赞赏 , 认为他“超逸绝尘” , 劝他不要任性冶游 , 热切地鼓励和推荐他 , 希望秦观的才华能为政界认可 , 为国家效力 。 秦观也钦慕苏轼 , 与他结成半师半友之谊 。
就在这次同游没过几个月 , 构陷苏轼的乌台诗案发生了 。 苏轼那句“口业不停诗有债”本是自嘲 , 竟一语成谶 。 难得的是 , 秦观并没有因此与苏轼疏远;身在难中的苏轼也依然惦念着秦观的前途 。 元丰七年(1084) , 苏轼向王安石力荐秦观 。 王安石亦有风度 , 虽是苏轼政敌 , 但同样推许秦观的才学 。 通过一番努力 , 秦观终于在元丰八年(1085)考中了进士 。 之后不久 , 苏轼被赦免召还 。 元祐二年(1087) , 秦观又被苏轼引荐为太学博士、国史院编修 。
秦观担任京官的几年间 , 并没有多少施展才华的机会 , 官职也始终不高 。 他终究是个聪明外露、“笔端风雨快”的才子 , 所作诗词时常遭到政敌污蔑、检举 。 他担任过秘书省的正字 , 很快又被反对苏轼的一党攻击其“不检点”而免职 。 微薄的俸禄 , 让他生活时常拮据 , 曾写诗“日典春衣非为酒 , 家贫食粥已多时”向人借贷 。
元祐七年(1092) , 苏轼由杭州回到京城 , 任端明殿学士、吏部尚书 。 秦观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 常与过从 。 苏轼对他依然看重 , 甚至期许他能成为自己的“后继者”来“领导文运” , 对他的诗文常有善意的调侃和批评 。 在苏门的谈笑 , 应是秦观京华仕途中难得的温暖和亮色吧 。
秦观本字“太虚” , 中举后改为“少游” , 但愿自己能如东汉的马少游那样淡泊求安 , 不再有凌云太虚的意气风发 。 然而北宋政坛党争愈演愈烈 , 他求安的梦想终究也落了空 。 绍圣元年(1094) , 新旧党争导致的严酷风波又一次降临 , 苏秦二人一同被贬 。 苏轼被贬惠州、海南 , 秦观则经历了接连打击 , 一直迁至雷州(今广东海康) 。 此番远流令秦观愤懑沉痛 , 心境和词风转为孤寂凄绝 。 元符三年(1100) , 宋徽宗即位 , 大赦天下 。 秦观死于放还途中 , 终年51岁 。
【笔端|莫放笔端风雨快】苏轼听闻他的死讯悲痛不已 , 将秦观词句题写扇头 , 并叹息:“少游已矣 , 虽万人何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