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再现曹雪芹文笔的唐国明长篇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第31节( 五 )


(三)、
如今的长城就如同曹雪芹写出的百回《石头记》 , 最后因各种原因以脂批的形式东几回西几回地散落在民间似的散落在荒山野岭里 。 而曹雪芹写出的百回《石头记》也如存在荒山野岭的长城 , 在写完后 , 大致前八十回以脂批形式散失民间 , 八十回后据我的考古式阅读 , 发现被粉碎在程高本《红楼梦》后四十回中 。 它们都集中了我们这个民族几千年古老的智慧与传统 , 也似乎它们有着形式相同近似的命运 。 所以说长城是写在大地的《红楼梦》 , 《红楼梦》是修筑在墨香黄纸里的长城 , 它们都期待着考古复原再现 。
对于复原的意义何在 , 它的意义是无穷的 。 如果非得说出一部分 , 长城与《红楼梦》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与象征 , 也可以说是我们民族的两盏警示灯 。 我们应该尽到我们自己的一份责任与力量让一部写在大地与写在纸上的《石头记》完整的奉献给后代子子孙孙 。
纸上长城《红楼梦》是以一个只知道讲排场、摆阔气、显奢华、图乐子 , 过度溺爱孙子孙女的老太君;一个怀“安和”的情怀安和着大观园众红颜的男子贾宝玉;几个寄人篱下心怀“零乡”之感的知己红颜;一帮深怀居安思危奋发图强心气的姐妹;一群命如纸薄 , 命系悬丝的丫鬟;一伙只管尽兴挥霍祖业 , 今朝有酒今朝醉 , 享乐过日 , 坐吃山空 , 不事前程的男人构成的家族群体 , 共同画写了一幅“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的史诗图像;如同雄伟的万里长城与圆明园被劫后的废墟一般 , 警示后人不管处如何境况 , 必时刻以思危奋发图强的精神 , 以德安和天下的情怀处世为人 , 来避免家败人亡的命运 。
所以把《红楼梦》比作为中国的文化长城 , 是再恰当不过的事 。 可以说 , 曹雪芹修筑了这道文化长城 , 却被当时皇权文化政治损毁了 , 而脂砚斋们为了这座面临毁灭的长城在脂批中不断道说着《红楼梦》创作的真相与八十回后的意图与本来面目 。 也是出于皇家的需要 , 高鹗程伟元又编出了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 重构了这座《红楼梦》长城 , 而把曹雪芹原一百回《红楼梦》掩藏在一百二十回的长城城砖中 。 后人又似发现挖掘一般 , 这儿发现挖出几回 , 那儿发现挖出几十回脂批《石头记》 。 最全的脂批《石头记》庚辰本 , 也只有七十八回 , 缺六十四回与六十七回 。 六十四回是在其他本里找到了 , 六十七回虽然在其他本中找到 , 但久读之确实是人家在残片中填补而成的 。
发现的这些脂批本《石头记》 , 再经人整理校对 , 终于有了前七十九回的真面目 。 这八十回的出现是不亚于近人对一些自然完整的长城遗址的发现 。 到我从程高本后四十回发现曹雪芹原笔 , 搬出曹雪芹的城砖 , 移去程伟元与高鹗增添的石头砖瓦 , 用万年灰重新复原再现出了《红楼梦》八十回后的二十回 , 同时用各种版本 , 度曹雪芹真意真韵又复原好了第六十七回 , 重生校订了剩下的前七十九回 , 而新编校了百回《红楼梦》 。 可以说 , 我已经把《红楼梦》这座曹雪芹建筑的长城复原再现出来了 。 使百回《红楼梦》这座长城终于完美完整 。
八十回后再现出来的二十回曹雪芹文笔在海内外产生影响后 , 在越来越多的肯定声里 , 我庆幸我的职业是作家 。 如果我是持学术思维与学术偏见 , 我想这道曹雪芹建筑的《红楼梦》万里长城永远会复原不好 , 永远会被那些离题万里不正常的学术思维残废在荒山野岭之中 。
如果“红学”研究不再回归到《红楼梦》文本本身 , 贴近《红楼梦》本身的真理 , “红学”就会被时代与读者抛弃 , 会被人看成是一场闹剧与笑话 , “红学”就会再也没有生命活力 , 而会成为一个虚假的僵尸 , 从而无辜死亡 。 尤其把时间浪费在风马牛不相及的争论上 , 不如回到《红楼梦》这道长城的本身上 , 挖掘其文学上的价值及其对世界的贡献 , 重新用新的思维方式与新的语言诠释《红楼梦》本身散发出的真义 , 真诚的向社会传播本真的《红楼梦》 , 这才是“红学”本身唯一的出路 , 也是让《红楼梦》引申出的“红学”一起组成的万里长城永不倒的保证 。 否则就会有一天必会有读者宣告他们一直看好的“红学”已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