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指出的是 , 与同时期的“日本中华思想”相比 , 山鹿素行的上述理论建构和思想内涵非常独特 。 如日本朱子学首倡者藤原惺窝认为 , “理者 , 如天无不覆 , 似地无不载 , 此邦亦然 , 安南亦然 , 中国亦然 。 东海之东 , 西海之西 , 合此言 , 同此理” 。 这一思想继承了朱熹理气论的基本原则 , 其目的是以“理”(在朱子学体系中 , 理=中庸之道)的普遍性 , 论证安南、日本与中华“同理” , 实现日本由东夷到中华的转换 。 正因“同理” , 日本的主体性便失去了理论依据 。 山崎闇斋学派也是“日本中华思想”的典型代表 , 但他们认为“中国之名 , 若以各国自言 , 则我中而四外夷也” , 所谓中国、夷狄之分 , 不过是各国从自我中心视角观察“自—他”关系的产物 , 所以若依各国“土地风俗”而言 , “其地各授其天 , 各为一分之天下 , 相互无贵贱尊卑之嫌” 。 山崎闇斋等人试图通过从价值观角度来解构华夷思想 , 从而使日本彻底摆脱中国华夷思想的束缚 , 但也正因如此 , 日本的优越性便也失去了“中华”的光环 。
其二 , 强烈的侵略扩张性 。 强调日本“武威”之强大 , 是“日本中华思想”的普遍观点 。 但是与熊泽蕃山等单纯强调日本的勇武传统不同 , 山鹿素行认为日本“武威”的真正优越性在于中华地位赋予的正义性——即日本之武威乃“中华之武威” 。 如前所述 , 他将中国的“礼教主义”华夷观改造为“礼治主义”华夷观 , 华夷差异最终定格在治乱之分 。 因此 , 以中华之“治”讨伐夷狄之“乱” , 便是以“正”讨伐“不正”、迫使夷狄服从中华教化的“天讨”“天伐” 。 山鹿素行对《日本书纪》有关神武天皇征伐东夷的记载的述评 , 集中体现了所谓“中华之武威”的内涵:
四十年夏六月 , 东夷多叛 , 边境骚动 。 秋七月癸未朔 , 戊戌天皇持斧钺以授日本武尊曰:“朕闻:其东夷也 , 识性暴强 , 以凌犯为宗 , 村之无长 , 邑之无首 , 各贪封堺并相盗略 。 且山有邪神 , 郊有奸鬼 , 遮衢塞径 , 多令苦人 。 其东夷之中 , 蝦夷是尤强焉 , 男女交居 , 父子无别 , 冬则宿穴 , 夏则住巢 , 衣毛饮血 , 昆弟相疑 。 ”
在山鹿素行看来 , 神武天皇对东夷的描述 , 正好符合他对夷狄的定性认识:因不行“礼治”而陷入争斗不休、伦理失序的混乱状态 。 所以 , 神武天皇征伐东夷完全符合他对华夷区别的价值规定 , 因而经过神武天皇征伐之后 , “蝦夷朝贡不怠、教化大行于东方、绵绵以至今日” 。 值得注意的是 , 按照山鹿素行的华夷生成论逻辑 , 中华之于夷狄 , 不仅先天、永久地保持着“礼治”优势 , 且夷狄通过修习礼教而实现由夷变夏的“文路”已被阻断 。 因此 , 中华随时掌握着征伐夷狄的“合法性” , 而夷狄只有在被中华武力征伐之后 , 才能实现礼义教化——“夫征者 , 正其不正也 。 彼不正辙兴师侵伐之” 。
与将“礼教”改造为“礼治”一样 , 山鹿素行“中华之武威”思想的建构 , 实质上也是对宋明儒学相关概念和思想的重塑 。 他的圣学思想的形成与其对明代丘濬所著《大学衍义补》的吸收与改造关系密切 , 其“中华之武威”思想也与此有关 。 《大学衍义补》卷114《严武备》之“总论威武之道”中有言:“征者正也 , 下有不正 , 上则正之 , 下之人非有不正之事 , 而上之人辄兴师侵伐之 , 则上已不正矣 。 ”在卷146《驭外蕃》之“征讨绥和之义”中 , 丘濬对《尚书》之《虞书·舜典》有关大禹征伐有苗氏的记载加以述评:“此万世中国帝王征讨蛮夷之始……由此一事而观 , 可见唐虞之世非独政教与后世不同 , 其征伐亦与后世不同也 。 何也?后世之征伐四夷 , 皆以其侵轶我边境 , 戕贼我生灵 , 以故兴师讨伐之 。 而帝舜之命 , 禹之誓众 , 则惟数有苗之罪 , 所谓昏迷不恭 , 侮慢自贤 , 反道败德 , 责其行己之不循正道也 。 ”由此可见 , 山鹿素行很可能借鉴了丘濬上述言论 。 然而 , 山鹿素行对“中华之武威”的阐释方向 , 与丘濬原意完全不同 。 首先 , 丘濬仅仅指出“唐虞”时代中华对夷狄的“主动性”吊民伐罪与后世“被动性”自卫反击有所区别 , 但并未作出明确取舍 , 甚至更为倾向后者 。 其次 , 总体而言 , 丘濬的“华夷观”一方面仍承认乃至赞赏夷狄的“慕义之心” , 另一方面其对待四夷的态度仍以和平、文明为主 。
- 大海|画在木头上的精美画作,山脉、大海,质朴气息扑面而来
- 彭山区|四川彭山首次发现!已出土遗物622件
- 翡翠|翡翠原料有山料、半山半水料以及水石的区别
- 深圳市|2003年,深圳12名求职少女失踪,数日后荒山发现12具面部剥离女尸
- 山西|生生不息儿女河
- 青未了|青未了|滑溜散文:大寨山上“吹牛洞”
- 海子|日常书·山言两语|不知为不知
- |【洞庭作家】彭盼兮/山城春雨
- |凉山彝族服饰:穿在身上的历史
- |山东手造|德州漆画:古典与潮流兼得,千年大漆绽放新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