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
传统上的莆田(原莆田县)民间有一句谚语说的是:莆田出伯死 , 勿如仙游出郑纪 。 ——意思是说 , 历史上的莆田(同上) , 出尽了让老乡们引以为豪的达官显宦 , 但对家乡的庇荫都不如仙游出了个郑纪(出伯死:尽力地出;伯:表音字 , 义同“要”) 。 那么 , 这“郑纪”到底是什么人?又为什么能为民间所熟知?
郑纪(1438~1513年) , 字廷纲 , 今仙游县度尾镇人 , 实任官职至户部侍郎(正三品) , 朝廷准许休致时晋衔为“户部尚书”(退休时晋升的职务);他实际的从政时间不连续 , 但首尾经历了英宗、宪宗和孝宗三朝 , 因而世称“一品尚书”“三朝元老” 。
郑纪之所以为世代的仙游人所感念 , 并为莆田人所羡慕 , 从而成为寥若晨星的为莆、仙民间所共同熟悉的名人 , 这是因为他为家乡所作的贡献 。 乡居期间 , 他提倡兴教奖学 , 并热心公益事业 , 先后倡建了多所书院和多座重要桥梁……不过 , 他泽及家乡的最具代表性的事迹 , 则是他更正了当时官府对仙游不合理的赋税征收办法 。
实际上 , 郑纪只是纠正了对仙游赋税征收的不合理性 , 但在民间却被夸大为降低税率或免税 。 于是 , 以此为素材 , 一则非常本色的民间故事便应事而生 , 并迅速地在莆仙民间普遍流传开来……这就是郑纪吃“薯莨”的故事 。
故事大致是说 , 郑纪极力向朝廷奏称仙游穷山恶水 , 土地贫瘠 , 粮食匮乏 , 民生穷困 , 要求朝廷减免赋税徭役 。 皇帝就派太监作为钦差大臣 , 来仙核实 。 郑纪全程陪同 , 并凭着机智做了很多“手脚” , 其中最有情趣的就是用“薯莨”假冒“芋头” , 说是仙游民众的主粮 , 并让太监亲尝以体验民间“疾苦” 。
那么 , 故事中郑纪用于冒充“芋头”的“薯莨”是什么东西呢?
“薯莨”亦作“薯郎” , 其别名有“朱砂七”及“染布薯”等 , 为薯蓣科薯蓣属的一种藤本植物 。 长有卵形、球形、长圆形或葫芦状的粗大根茎 , 多布满须根 , 样子很像本地民间传统种植的“参薯” , 但鲜根茎的断面为红色 , 并且辛涩不可食 , 传统仅作为药材和染料 。
“薯莨”是本地原生植物 , 为山区老乡所普遍熟悉 。 其通用的方言叫法对应汉语“薯郎” , 为连读变音词组 , 原读音应同方言“徐郎”(“郎”作平读 , 音同方言“小郎”之“郎” 。 ——方言谓“小叔子”曰“小郎”)之连读 , 但实际读音则读同方言“厨郎”(即“薯”变音为“厨”)或“厨糖”(方言“糖”与“郎”韵母相同)之连读变音 。
随着郑纪故事的流播 , 在许多不熟悉“薯莨”的平原区 , “厨郎”又变成“厨” , 或讹读为“时” 。 久而久之 , 原名反而迷失 , 许多平原区的老乡在讲述故事时 , 往往会遇上说不清郑纪吃什么的尴尬 , 而现代人在记录故事时 , 也同样遇上文字表达的尴尬 。
题外讨论:芋头在我国南北地区普遍种植 , 太监应该会认得;“薯莨”的样子更像“参薯” , 而“参薯”是本地传统上普遍种植的南方特有作物 。 所以 , 用“薯莨”冒充“参薯”似乎更合理 。
责编|林圣裕编审|郑志忠
【郑纪|郑纪与“薯莨”】传播仙游声音·讲述仙游故事·展示仙游形象
- 结构中|在人际交往中,“同温层”一定是贬义词吗?
- |灶台边写作,八十后出书
- 文物|我在云博修文物:“文物医生”的“科技眼”
- 杨慎|【历史文化】茂州知州王元正与杨慎的轶事
- 疫情|潍坊最新战“疫”音乐作品《爱的力量》致敬平凡英雄
- 清渭楼|“清渭楼”诗词赏析(二)
- 大学生|在毫无准备下领导让公开发言,如何才能不成为“炮灰”?
- 山鹿素行|窦兆锐:“日本中华思想”的理论建构与历史影响——以山鹿素行为中心的考察
- 刘宗益|抗疫作品|跟随画家笔触,看泉港抗“疫”
- 求职|您面试时表达够自信吗?如果不是的话,赶快“出镜”练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