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潮州传》:一部有温度的非虚构作品( 二 )


《潮州传》的独特处 , 还在于作者将潮州看作一个诗性的潮州 , 并用文学的笔调 , 将这个诗性的潮州原汁原味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我们知道 , 许多城市都有各自的诗性 。 比如苏州、成都、广州 , 而《潮州传》所展示的民性与诗性 , 显然与上述诸城不同 。
由于地少人多 , 加之天性聪明 , 不安于现状 , 因此潮州人既有蹈险履艰 , 开拓进取 , 敢于冒险和超越的一面;又有享受生命 , 追求精致与闲情逸致 , 讲究诗性的生活方式的一面 。 《潮州传》里的“种田如绣花”“潮州七日红”“潮音一曲牵人心”等章节 , 详细介绍了潮州人如何种田、种水果、刺绣、刻木雕、做陶瓷 , 以及听潮剧、品工夫茶 , 等等 。 特别在美食方面 , 潮州人以他们的智慧和巧手 , 借助一些普通的五谷杂粮 , 根据不同的口味制成各种小食品 , 这样便有了著名的“潮州美食” 。 的确 , 很少见到一个地方 , 能如此地将豪放与精致 , 华美与内敛 , 开拓冒险与诗性地感受生活 , 享受生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 这种诗性气质已经渗透到了潮州的骨髓里 , 并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不同于别地别城的潮汕文化精神 。
城市传记写作“热”将持续
城市传记作为一种非虚构写作 , 它兼具历史与文学的双重属性 。 美国学者米尔斯在其名著《社会学的想象力》一书中 , 倡导学者个人的生命体验 , 他认为生命体验对于城市的学术研究极为重要 。 因为城市本身 , 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构成的 , 而真正有价值的城市史研究 , 不应该只是冷冰冰的学术表述 , 而应带着作者个人情感的投射与生命的体温 。
黄国钦在创作谈中提到:“‘文章不是无情物’ 。 写文章要投入感情 , 先感动自己 , 才能感动读者 。 比如写到宋末元初 , 文天祥、陆秀夫在潮汕抗元的故事时 , 我是含着热泪在写作 。 ”的确 , 城市不是没有生气的冷冰冰钢筋水泥体 , 而是承载了无数悲欢离合的生命体 。 由于《潮州传》深入到城市的内在纹理 , 作者饱蘸着感情 , 一方面希望最大限度地回到历史的原点 , 写出潮州这座城市的性格与独特风物;另一方面又立志要为这座城市的平民生活和普通民众立传 。 这样 , 《潮州传》便呈现出独特的书写立场和精神空间 。 它既是潮州人的精神族谱 , 也是一部有温度的非虚构作品 。
城市传记的写作方兴未艾 。 可以预期 , 这股源于彼得·阿克罗伊《伦敦传》的城市传记书写热 , 在中国还会持续“热”下去 。 因为在历史与现实 , 传统与现代 , 城与人 , 城与家 , 城与国的多重联系中 , 具有非虚构特质的城市传记书写 , 已在个体与历史的深情对话中 , 呈现出城市文明的演进历程 , 并打开了广阔的城市精神空间 。
历史|《潮州传》:一部有温度的非虚构作品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