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学|赵燕姣:从考古看早期东西文化交流

作者:赵燕姣
【考古学|赵燕姣:从考古看早期东西文化交流】来源:《学习时报》(2022年3月25日 第7版)
考古学|赵燕姣:从考古看早期东西文化交流
本文图片

锯齿漩涡纹壶 , 临夏回族自治州博物馆藏(图源:“国博君”微信公众号)
早在汉代“丝绸之路”出现之前 , 东西文化圈间已存在广泛且深层的交流与相互影响 , 惜囿于文献记载的阙佚 , 我们只能求助于考古材料的问世 。
周谷城先生在他的《世界通史》第一卷中提及6个古文化区 , 即尼罗河流域、西亚文化区、爱琴文化区、中国文化区、印度河流域、中美文化区等 , 有分区并立 , 其反面必然是往来交叉 。 彼时人群因气候、水源、战争等因素迁徙靡常 , 随之而来的文化传播与融合也就变得理所应当 , 只不过文化的交流向来是双向互动的 。 有的研究仅关注自身文化发展而不考虑外来影响 , 有的研究过分强调文化传播而轻视本土传承 , 这两种倾向显然都有失偏颇 。
早在17、18世纪 , 西方学者就宣称中华文明来自埃及、巴比伦 , 至上个世纪20年代受西方考古学思潮的影响 , 中国第一代的考古学者也开始致力于探讨中华文明起源的问题 。 彼时国门刚刚打开 , 腐朽没落的清政府根本无暇去关注什么文化起源 , 西方考古界更是断言“中国无史前文化” , 古老的东方文明充其量只是西方文明的变种或余脉 , 于是安特生的“仰韶文化西来说”顺势而起 。 尽管国内学者多不以为然 , 但此说得到彻底否认却是在1928年章丘城子崖遗址的发现 , 这是一种以黑陶为特征的文化 , 完全迥异于此前安氏发现的彩陶文化 。 此次发现为中华文明本土起源说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 但这并不意味着东西方文化间不存在交流 。
目前所知确切的东西文化交流应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 , 相当于我们文献记载中的三皇时期 。 在青海曾发现这一时期的多件饰锯齿菱形纹和舞蹈纹的彩陶 , 类似的纹饰在中亚、西亚和东南欧较为常见 。 另外 , 在甘青和新疆发现的部分葬式和葬具均与叶尼塞河的阿凡纳谢沃文化相同 。 在出土的遗迹中 , 我们还发现了牛、羊的骨骼以及炭化小麦、大麦 , 极有可能也是从西亚、中亚等地传入 。 只是这一时期的东西文化交流尚处肇始阶段 , 彼此间的影响互化相当有限 。
公元前2500年左右 , 相当于我们文献记载中的五帝时期 , 这一时期东西方文化交流开始加速 。 中亚南部的文化对我国的甘青和新疆等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 具体表现在锯齿纹彩陶、尖顶冠形符号、人物雕塑、土坯等方面 。 在陕西神木石峁遗址中有浅浮雕的人面石雕出土 , 而这种题材石雕恰恰盛行在阿尔泰地区的奥库涅夫文化和卡拉库尔文化中 。 另外 , 源自西亚的小麦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相继出现在我国的河西走廊及黄河下游地区 。 与此同时 , 哈萨克斯坦东部贝噶什遗址和土库曼斯坦南部阿吉库伊遗址也发现了源产于我国的黍 。
公元前1500年前后 , 我国已进入商王朝统治时期 , 此时欧亚草原的塞伊玛—图尔宾诺文化强势崛起 , 对外产生前所未有的辐射 。 该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 主要体现在带倒钩铜矛、双耳空首铜斧、环首铜刀、权杖头及马车的传入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马车在战争中的运用极大地加速了中原地区的历史进程 , 但对于马车的起源 , 以孙机先生为代表的部分中国学者多倾向中国马车有自己独立的起源 。
近年来 ,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不断出土的器物让世人惊叹 , 其中的一些青铜人面像几乎具有相似的特征:高挺的鼻梁、深邃的双目、突出的颧骨、占据大半张脸的嘴 , 还有宽大的被穿孔的耳朵 , 有的甚至还有突出好大一截的眼球 。 尽管学界对三星堆文化的族属尚存争议 , 但毫无疑义的是这个消失的文明曾受到过外来文化的影响 。 不宁唯是 , 学者们通过对河南殷墟妇好墓中青铜器样品的铅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 发现晚商中原青铜器的铜、铅矿料可能全部或部分来自云南永善金沙等地 , 可见当时两地间已存在一条畅通的道路 , 如此一来中原与西南以及东南亚、西亚等地的文化交流也就可想而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