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焘日记全编|《夏承焘日记全编》里的70年,时代的另一个现场( 二 )


《日记全编》发布会前夕 , 吴蓓和责编路伟拜访游修龄 , 农史学家 , 他是夏承焘原配游淑昭的弟弟 , 也是夏承焘日记所涉及人物在世年龄最长者 , 今年103岁 , 也是本报《文脉》拜访过的学者 。
夏承焘日记全编|《夏承焘日记全编》里的70年,时代的另一个现场
本文图片

《夏承焘日记全编》出版 , 吴蓓(左三)、路伟(右一)拜访游修龄(左一)
游老对往事记不太清了 , 有一件事 , 他重复讲了几遍 。
我这个人 , 欢喜音乐 , 会拉二胡 , 也想学小提琴 , 就攒钱买一把 。 他在上海 。 我托人把钞票寄给他 。 后来 , 钱退回来了 , 因为还差两三块银元 , 最后没有买 , 我后来改学二胡 , 二胡便宜 。 这个事情就这么过去了 。 过了一两年 , 有一天 , 我在家里拉二胡 , 他来了 。 我因为思想很集中 , 不知道有人来了 , 他也不响 , 在旁边听 。
拉完后 , 他才说话——非常抱歉 。
我听不懂 , 什么抱歉?
小提琴还差几块钱 , 没有买成 。
1947年 , 夏承焘在日记里写 , 七八年前 , 他在上海 , 修龄托他买一把小提琴 , 已经物色好了 , 但是 , “以无弓弦遂迟疑放过 , 使修龄不能成此艺 , 实由予一念蹉跎之过 。 平生最爱戴东原‘持躬守不苟二字 , 对人守无憾二字’两语 , 不谓躬蹈有憾之悔 , 思之疚歉 。 ”
80多年过去了 , 一切没有消逝 。
1950年3月4日 , 夏承焘写:“阅《克利斯朵夫》有感 , 成《挽歌》一首 , 写如下 。 修龄为予添两活字 , 甚好:
你并没有死 , 不过更换了一个位置 。 从前活在我的眼前 , 现在活在我的心里 。 ”
【夏承焘日记全编|《夏承焘日记全编》里的70年,时代的另一个现场】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 , 未经许可 , 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 , 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