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承焘日记全编|《夏承焘日记全编》里的70年,时代的另一个现场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采访人员 马黎
夕七时往会耿君游湖 , 苏堤柳阴 , 湖风极美 , 一凉到骨 , 居杭三十年所未有 , 谈至十时忍渴归 。 连日腹疼 , 晚服藿香正气丸 。
吹吹西湖边的风 , 就要着凉 。
冒雨 , 不料遂安路、保俶路皆积水过胫 , 此住杭州三十年所未见者 。 途中无电灯 , 幸十时余到家 , 未仆 , 未出事故 。 七十三岁人冒此险 , 若淑昭尚在 , 不知云何 。 幸夜眠 , 未发烧 。
保俶路积水 , 如今很久没有了吧?
这个73岁还要冒险蹚水回家的老人 , 叫夏承焘 。
十二册 , 近400万字 , 耗时12年——不 , 快30年了 , 这个月 , 《夏承焘日记全编》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
夏承焘日记全编|《夏承焘日记全编》里的70年,时代的另一个现场
本文图片

日记稿本
温州人夏承焘 , 属于大众学术明星 , 一说名字即知 , 但在很多人的印象里 , 他是一连串高大的身份——中国现代著名的词学家、教育家 。 毕生致力于词学研究和教学 , 现代词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 有“一代词宗”之称 。
这位杭州大学中文系教授 , 在杭州住了30多年 , 我们对他的日常生活 , 饮食习惯 , 情感交往 , 几乎一无所知 , 只有在此前出版的《天风阁学词日记》中 , 经由“学词”这个专深的主题 , 探得一些角落 , 却还是离得很远 。
在《日记全编》整理委员会的顾问名单中 , 吴战垒、吴熊和、陈铭 , 三位先生的名字加了黑框 , 已离世 。 近30年的文脉接力 , 我们才得以完整看见夏承焘青年、盛年、晚年的个人生活史 。
从1916年元日 , 到1985年8月13日——目前能找到的最后一篇日记 , 夏承焘写了70多年 。
这不是一个养在书斋里的“大师” 。 爱慕邻居 , 表白失败;朋友落难 , 两肋插刀;从小体弱多病 , 发誓做个时间管理大师 , 仔细记录每一次量血压的数据 , 羡慕康德可以不结婚活到80岁……除了读书札记、治词方法、治学方法、作品存录、唱和纪要之外 ,他大量记录时政要闻、百姓生活、地方风貌、朋从交游、人物述评、山川游览 , 以及数次运动中知识分子的心态 。 生活必需品、娱乐、药方等物价不同时期的纪录 , 反映了特定阶层在不同社会阶段的社会待遇 。 《夏承焘日记全编》的学术价值 , 超过了他任何单本的学术专著 。
夏承焘日记全编|《夏承焘日记全编》里的70年,时代的另一个现场
本文图片

一九七四年夏承焘、吴无闻于杭州黄龙洞(吴常云摄)
记日记70年 , 编日记12年 。
评价和书写人 , 有官方的宣传视角 , 容易造成刻板印象 , 日记 , 呈现的是相对真实的私人视角 。 日记所记录的亲身经历和见闻 , 有直接的史料价值 , 是历史学 , 可以为治史者所重 。 琐碎的个人生活 , 以及对当时人事的看法 , 串珠成链 , 我们可以深刻内观夏承焘的学养风范如何养成 。
从连续的、看似琐细的记录中 , 时代的细节 , 越来越清晰 。 历史的框架 , 我们都知道 , 消失的是毛茸茸的细节 。 回忆随风而逝 , 日记保留了现场——当然 , 作者会有所保留 , 选择能说的部分 。
“当代人很难处置自己的历史 。 ”主编吴蓓觉得 , 夏先生走了以后 , 到现在 , 时间跨度其实还不够长 , 所以 , 《日记全编》虽然耗时十多年 , 但出版其实并不晚 。 历史和当代人之间 , 需要有一个审视的距离 。 日记的价值 , 需要漫长的时间去消化 , 去理解 。 我们能做的 , 是尽量保留原来的样子 , 读者自有判断和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