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行书想写出真性情,悟透这个帖你就能成功一大半!

当诗仙李白遇见书法家大文豪苏轼
会产生怎么样的火花?
下面这件作品足以说明一切:
苏轼|行书想写出真性情,悟透这个帖你就能成功一大半!
本文图片

苏轼《李白仙诗帖》
此帖为北宋元祐年间
苏轼58岁时书 。
清高士奇《江村销夏录》著录 。
施宜生谓“颂太白此语 。 则人间无诗 ,
观东坡此笔则人间无字 。
所以说《李白仙诗帖》是李白与苏轼跨越时空的合作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 。
对苏轼而言 , 整个元祐年间是动荡不安的 , 在与王安石变法的党派之争中 , 苏轼没有逃过被贬的命运 , 且险些丧命 。 曾经的风光无限与贬谪期间的劳苦乏味既给了苏轼莫大的打击 , 也给了他许多人生感悟 。
苏轼不仅是一位政治家 , 他也是一位文人 。 说到文人 , 我想到的第一个标签就是“气节” , 这是衡量一个文人成败的标尺 , 而对“气节”尽乎固执的坚守对中国文人而言已超越生死 。 屈原的一句“宁溘死以流亡兮 , 余不忍为此态也” , 想必为中国世代文人所理解 。
苏轼|行书想写出真性情,悟透这个帖你就能成功一大半!
本文图片

苏轼|行书想写出真性情,悟透这个帖你就能成功一大半!
本文图片

于是 , 尽管苏轼一再提醒自己要谨言慎行 , 但当他看到重新掌权的旧党人士拼命压制王安石集团的人员并尽废新法后 , 认为其与所谓“王党”不过一丘之貉 。 内心对自己所坚信的正义的执着以及他对自己是非判断的自信 , 驱使他再次向皇帝提出谏议 。
元祐八年失去了宣仁太皇太后的庇护 , 又不得哲宗信任的苏轼 , 又一次感到濒临危机 。 此时的他 , 虽然依旧坚信自己于国于民问心无愧 , 可面对不可揣测的皇帝以及朝中各色小人 , 苏轼内心开始惶惶不安 。 恰逢此时 , 丹元道士的拜访以及那首他所带来的太白遗诗对苏轼而言 , 就如清冽甘泉 , 洗去了他的焦躁不安 。 此刻他那内心深处的庄老思想被唤醒 , 他不再彷徨 , 功名利禄 , 宦海浮沉 , 对他而言都是身外之物 , 一切在冥冥之中早已安排好了 , 他需要做的只是遵循自己的内心 。
苏轼|行书想写出真性情,悟透这个帖你就能成功一大半!
本文图片

苏轼|行书想写出真性情,悟透这个帖你就能成功一大半!
本文图片

纵观苏轼所处的北宋 , 人们为打破“趋时贵书”的风气 , 开始提倡创造精神 , 着重阐发“己意” 。 对“意”的理解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意 , 志也 , 从心 , 察言而知意也 。 ”可见“意”最初是指人的心志 。
从上我们可知 , 《李太白仙诗卷》这幅作品是苏轼在听丹元道士口述太白遗诗时的记录之作 , 而非存着追求完美之心的艺术创作 。 也正因为那毫无刻意安排的随心之笔 , 才把苏轼的内心世界最真实直接的展露在我们面前 。 我想这也是《李太白仙诗卷》流传至今 , 光彩依旧 , 并对无数后人产生深远影响的原因之一 。
苏轼|行书想写出真性情,悟透这个帖你就能成功一大半!
本文图片

苏轼|行书想写出真性情,悟透这个帖你就能成功一大半!
本文图片

然而说《李太白仙诗卷》是苏轼的随心之笔 , 实际上正反应了东坡那“如行云流水 , 初无定质 , 但常行于所当行 , 常止于不可不止 , 文理自然 , 姿态横生” 的高超书法境界 。 一位艺术家其作品所展现的艺术风格主要由其艺术理论所指导 , 苏轼的书法受其独特审美思想影响 , 主要表现为“淡”和“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