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五)( 三 )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 , 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 , 而卒莫消长也 。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 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 ,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 虽一毫而莫取 。 惟江上之清风 , 与山间之明月 , 耳得之而为声 , 目遇之而成色 , 取之无禁 , 用之不竭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
--宋 苏轼《赤壁赋》节选
.....划然长啸 , 草木震动 , 山鸣谷应 , 风起水涌 。 予亦悄然而悲 , 肃然而恐 , 凛乎其不可留也 。 反而登舟 , 放乎中流 , 听其所止而休焉 。 时夜将半 , 四顾寂寥 。 适有孤鹤 , 横江东来 。 翅如车轮 , 玄裳缟衣 , 戛然长鸣 , 掠予舟而西也......
--宋 苏轼《后赤壁赋》节选
在这两篇赋中 , 苏东坡用生动的笔触描写了水光、山色、明月、霜露 , 他更通过一问一答和瑰丽的想象展开了对人生终极命题的思考 , 人生怎样才是有意义?人生该如何面对无法逃脱的苦闷?人该入世还是出世 , 该醉心于尘世的功名利禄还是淡泊一切?人生该如何面对痛苦磨难?他以佛、道、儒三家的思想为武器 , 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万事万物 , 化消极为积极 , 有限为无限 , 进而实现了精神上和思想上的伟大超越!伟大的作品就这样伴随着思想的升华而诞生!
苏东坡再次立于长江之滨 , 他立于历史的江畔 , 在这里 , 他凭吊古人 , 那故去的风流人物 , 才略、气度、功业 , 让人景仰 。 于是 , 他写下又一首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 。
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 。 故垒西边 , 人道是 , 三国周郎赤壁 。 乱石穿空 , 惊涛拍岸 , 卷起千堆雪 。 江山如画 , 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 , 小乔初嫁了 , 雄姿英发 。 羽扇纶巾 , 谈笑间 , 樯橹灰飞烟灭 。 故国神游 , 多情应笑我 , 早生华发 。 人生如梦 , 一尊还酹江月 。
--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五)
本文图片

黄州 , 犹如一座巨大的熔炉 , 重新塑造了苏轼的灵魂 。 在黄州 , 他站上了无与伦比的文化颠峰 。
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 , 有幕士善歌 , 因问:‘我词何如柳七?’对曰:‘柳郎中词 , 只合十七八女郎 , 执红牙板 , 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 学士词 , 须关西大汉 , 执铜琵琶 , 铁绰板 , 唱大江东去 。 ’公为之绝倒 。 ”
这段话是讲 , 苏东坡(有一次)在玉堂 , 有个幕客擅长歌咏 , 于是问:“我的词跟柳永比怎么样?”(他)回答道:“柳永的词只适合十七八岁的姑娘 , 拿着红牙板 , 歌唱‘杨柳岸晓风残月’ 。 学士的词必须是关西的大汉 , (用)铜的琵琶 , 铁的绰板 , 歌唱‘大江东去’ 。 ”苏东坡因此而放声大笑 。 寥寥数言 , 写出了苏东坡开创豪放派词风 , 为宋词做出的不可估量的贡献 。
在黄州度过四年零二个月后 , 元丰七年(1084年) , 宋神宗皇帝亲自下令 , 把被贬黄州的苏轼挪到离京城开封不远的汝州(今天的河南汝阳) 。 苏东坡再次启程 , 开始了人生的下一站 。 但终其一生 , 他都将黄州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 。
【苏轼|朱虹 曹雯芹:生命史诗苏东坡(五)】来源:翻开江西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