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精通不易 , 会通更难 。 严复的好友陈宝琛在为他撰写的墓志铭中曾说:“君于学无所不窥 , 举中外治术学理 , 弥不究极原委 , 抉其得失 , 证明而会通之 。 ”文中的“会通”二字 , 正是严复一生思想的核心 。 他本身即结合了中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 , 以及科学、宗教与伦理等 。
黄克武认为 , 严复结合中西的努力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密切的关系 。 严复幼年时代研读中国典籍 , 进入福州船政学堂与赴英留学期间 , 开始接触西学 , 致力吸收西方知识 , 同时 , 并未抛下对中国传统古典价值的信念 。 返国后 , 严复师事吴汝纶 , 学习桐城古文 , 又研习八股制艺 , 继而系统地阅读西书 , 奠定了中西学问的基础 。 然而 , 身处中西文化接轨的关键时刻 , 也让严复一生充满了冲突与挫折 , 使他在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理想与现实之间冲撞、拉扯 。
“做”《天演论》
《天演论》的原作者是英国著名博物学家、生物学家、教育家赫胥黎 , 他因捍卫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有“达尔文的坚定追随者”之称 。 该书的原名“Evolution and Ethics” , 直译应作《进化论与伦理学》 。
王国维就主张Evolution应译为“进化” , 不应译为“天演” , 因为“天”在中文之中有太多的歧义 。 他也暗示西方的“进化”指的是自然之演变 , 与中文的“天”有所不同 。 不过 , 在黄克武看来 , 《天演论》中“天”字的重要性与模糊性或许正是此书吸引读者的关键原因 , 因为这本书要告诉读者何谓新的“天道” , 而“天道”一直是士大夫关心的议题 。
在黄克武看来 , 严复将演变中的自然力量与人为努力的伦理因素结合 , 汇总于“天演”概念之中 。 换言之 , “天演”一词包含了大自然的演变(evolution)和其衍生的伦理原则(ethics) 。 这绝非传统的“天地人”“阴阳五行”观念之下具有道德意涵的“天” 。 “该书书名之转换实际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涵 , 也是一种很高明的翻译手法 。 ”
本文图片
《天演论》初版
严复在《天演论》中一方面同意自然有难以抗拒的力量 , 另一方面则发挥了赫胥黎反对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观点 , 反对将优生学用于人类 , 同时肯定伦理原则 , 主张“人治可以对抗天行” , 最终得出了“自强保种”的结论 。 “自强保种”成为《天演论》所传达的最重要的讯息 , 并在20世纪初引发了举国疯狂的阅读潮流 。
黄克武分析指出 , 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 引介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 , 带来一种崭新的科学宇宙观 , 并鼓舞国人在竞争的世界中自立自强 , “开眼看世界” 。 胡适以“适”为名 , 即从《天演论》的“适者生存”而来;孙中山手下大将陈炯明 , 字“陈竞存” , 即从《天演论》的“物竞天择 , 适者生存”一语而来 。
除了《天演论》 , 严复还翻译了其他有关政治、经济、法律、逻辑方面的七种著作 , 这些著作由上海的商务印书馆出版 , 被统称为“严译名著丛刊” 。 一直到今日 , 严复译著还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 。
追求“信达雅”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的过程之中转化了西方原有的观念 , 因此《天演论》不仅是一部翻译作品 , 也可以说是一部创作 。 鲁迅曾言:“严又陵究竟是‘做’过赫胥黎《天演论》的 , 的确与众不同;是一个十九世纪末年中国感觉锐敏的人 。 ”鲁迅所说的“‘做’过赫胥黎《天演论》”一语是饶有深意的 , 《天演论》的一字一句都经过细心斟酌加工 , 是所谓“一名之立 , 旬月踟蹰”的结果 。
- 番禺|开眼界!百幅地图看千年广州历史变迁
- 年轻人|这届年轻人,为了看世界能有多拼
- 诗歌|精选诗歌|明天,我是否还会睁开眼睛
- 三星堆|三星堆文物来杭州,观众直呼大开眼界!有一件“撞脸”汽车方向盘
- 严复|传记的历史意义丨凤凰书评
- 伯劳鸟|全世界最……最美的鱼、最罕见的鸟,集齐了!大开眼界~
- 鲁迅美术学院|看世界·画世界|鲁迅美术学院周磊作品欣赏
- 林美&美术老师用粉笔画“桃花林”,美到睁不开眼,网友:我家墙还空着
- 坎迪斯&从女性的视角看世界——执着探索生活与自然的女艺术家博哈农
- 魔术表演!16幅关于眼睛的错觉创意,让你打开想象的翅膀,换一个视角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