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自1970年代末起,他一直是香港文学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陈子善

幸好我1993年到香港中文大学英文系访学三个多月留下了一份日记 , 否则我怎么认识冯伟才兄的 , 真是无从记忆了 。 查我的《香港访学日志》 , 1993年2月27日记曰:“上午与冯伟才、罗孚见面 , 观罗孚所藏之《药堂谈往》手稿和周氏佚文二十一篇(小品和译作) , 大部分未发表 , 为意想不到之大收获 。 ”3月23日又记曰:“中午冯伟才宴请 , 托其带书回沪 , 罗孚同席 。 下午与罗、冯至青文购书 , 漫游香港文化中心 。 ”这是冯兄与我最初的两次见面 , 时光荏苒 , 距今已将近三十年了 。
后来我才知道 , 冯兄曾是罗孚先生的老部下 , 主编过《新晚报·星海》 , 而我1980年代初只给香港《文汇报·笔汇》写过稿 , 根本不知道还有《新晚报·星海》 。 罗孚先生幽居北京十年 , 回港后捐赠中国现代文学馆的《知堂回想录》(即《药堂谈往》)手稿也是由冯兄带往北京送达的 。 冯兄还编过一部《香港当代中国作家选集·罗孚卷》 , 编得真好 。 罗孚先生在京期间 , 我常去信或登门请益 , 也许正是出于这层关系 , 冯兄与我一见如故 , 很谈得来 。
香港文学|自1970年代末起,他一直是香港文学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陈子善
本文图片

前排左二为作者 , 后排右一为冯伟才
到了1990年代 , 我有机会多次到港或经港赴台参加学术研讨会 , 保存下来的一张与香港文学界友人欢聚的合影中(上图) , 有黄继持、古苍梧、杜渐、黄俊东、卢玮銮、许定铭、陈浩泉、陈辉扬诸兄 , 冯兄也在座 。 可见我们当时交往已较频繁 , 这不仅是因缘际会 , 更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对中国现代文学和香港文学的浓厚兴趣 。
冯兄与我有更密切的合作则自他主编复刊的香港《读书人》月刊开始 。 承他不弃 , 嘱我与香港的周密密女史和台北的吴兴文兄一起担任《读书人》“特约编辑” , 我当然乐于参与 。 所谓“特约编辑” , 其实并不实际参加编辑 , 而是每期提供内地和港台的新书讯息和文坛动态 , 这就“逼”得我读了不少新书 。 手头正好有一本《读书人》1995年7月号 , 该期就刊出拙作两篇 , 一篇是《一部关于上海的世纪传真——“上海热”中看〈二十世纪上海大传真〉》 , 另一篇是《巴金〈再思录〉的无言抗议》 , 署了笔名“善文” 。 二十多年后重读 , 仍自以为写得还可以 。 我应该感谢冯兄提供了这个难得的写作交流的平台 。
香港文学|自1970年代末起,他一直是香港文学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陈子善
本文图片

进入新世纪以后 , 我和冯兄又多次在香港、上海和深圳等地见面畅叙 。 2009年8月 , 我们两人的角色发生转换 , 轮到我来主编刊物了 , 那就是以研究中国近现代文学和文化为主的《现代中文学刊》 。 冯兄也理所当然地成为《现代中文学刊》的作者 , 在敝刊上发表了已收入《香港文学半生缘》的《在历史的空间中对话——评〈香港文化众声道〉》等文 , 给敝刊以很大的支持 。
现在应该说到冯兄即将出版的这本新著《香港文学半生缘》了 。 在我看来 , 对香港文学的研究 , 就香港本地作者而言 , 如果说叶灵凤、刘以鬯、罗孚他们算第一代 , 陈炳良、黄继持、卢玮銮等是第二代 , 那么冯兄与也斯等应属于第三代了 。 冯兄并不是学院中人 , 却是研究香港文学的理想人选 。 因为自1970年代末起 , 他一直是香港文学进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 , 所谓“半生缘”正是指这长达半个世纪的与香港文学的不解之缘 。 他同时对内地和台湾文学也有广泛的涉猎 , 不妨举两个例子 。 一、他1985年8月就到北京访问沈从文先生 , 在《香港文学》上发表了《访沈从文谈〈边城〉》 。 这是沈从文晚年难得的一次回顾自己这部代表作 , 至今仍不失其参考价值;二、他编过《从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台湾乡土文学论战论文集》 , 也至今是研究这次重要论战的参考文献 。 因此 , 冯兄具有宽广的学术视野 , 研究香港文学不是孤立地看待香港文学 , 而是既以香港为本位 , 又能从内地、香港和台湾三地互动的视角出发考察和评论 , 再加上他能熟练地运用场域理论、后殖民理论等新的研究方法 , 所以能自成一家之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