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汉代 , 专供书写使用的砚已被普遍使用 , 制砚材料的取用也较为广泛 , 大多以石制成 , 也有少数是玉砚、陶砚、金属砚、漆砚等 。 砚的造型以圆形、长形为主 , 另有山形、龟形等 。 有的砚在雕凿技艺上已较精细 , 使其艺术效果日渐加强 。
从解放后不断出土的文物和有关资料中可以看出:汉代砚品种呈多样化 , 砚式始趋复杂化 , 雕凿逐渐艺术化 , 可以说是我国制砚史上的第一次昌盛 , 并代表着划时代的典式 , 足以构成汉代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 。
在西汉时期 , 尚未出现有形制的墨锭 , 多是将墨丸放在砚石面上和水 , 用研石压磨 , 所以西汉时的石砚多带有研石 。 1983年12月 , 在湖北江陵张家山三座西汉初年的古墓中 , 出土了两件圆形石砚 , 都附有用天然鹅卵石加工制成的研墨石 , 石头上还有使用的痕迹 。
本文图片
1973年在广州市金坑西汉古墓和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古墓以及河南洛阳、河北等一些地区出土的汉砚 ,
均带有研墨石 。 特别是1978年 , 在山东临沂市城区金雀山第11号西汉墓中出土了一件盒装石砚 , 其制作巧致 , 玉砚充分显示出了古砚制作技艺的水平 。
墨盒为木胎漆盒 , 其砚为一长方形石板 , 砚面光滑平整 , 残留墨痕 , 背面粗糙不平 , 边缘呈不规则锯齿状 , 长16厘米 , 宽6厘米 , 厚0.2厘米 。 其巧处是在盒盖与底的同一端 , 各凿有一方形小槽 , 是专为放置研墨石而设计的 。
槽内研墨石长2.5厘米 , 宽2.5厘米 , 高0.2厘米 , 砚盒底与盖合并在一起 , 研石正好扣放其中 。 在有小槽一端的漆盒底上 , 还有一个不规则的小槽 , 与研石槽相通 , 以存放墨丸 。 根据当时细心的发掘人员观察 , 石砚出土时 , 小槽曾有若干芝麻粒大小的墨丸 。 这种布局合理、设计巧妙的砚盒确实令人拍案叫绝 。
本文图片
在西汉时期 , 由于人们习惯席地而坐 , 附于低矮的几案上书写 , 因此砚要放在几案旁的地上 。 为保持砚身的平衡且易于移动 , 足砚随之产生 。 1956年 , 在安徽太和县李阁乡双右堆空心砖西汉墓中 , 出土了一方石质圆形有盖的三足砚 , 其盖呈斗笠状且有鼻孔 , 上刻有两条披鳞挂甲的长身兽 , 砚底三足刻有清的花纹 。 实物现藏于安徽博物馆 。
除石砚带足外 , 陶砚有足的实物也不乏其例 。 1195年 , 在安徽巢县柘皋出土了汉代的“瓢形双足陶砚” , 前端有双足 , 呈前仰后俯之势 。 低处易于存墨 , 高处便于膏笔 , 纯为一件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具 。 今人穆孝天的《安徽文房四宝史》中有该砚的图版 。
【砚台|浅析两汉魏晋时期的砚台工艺】西汉时期陶砚较多 。 就现有的实物来考察 , 有名的为“十二峰陶砚” 。 它奇峰竞拔 , 一柱擎天 , 历来为人赞颂为古砚中的典范作品 。 另外 , 龟形陶砚制作也很丰富 , 其形制各异 , 姿态逼真 。 有直颈、屈颈单龟 , 有交颈接尾的双龟 。 龟背多为砚盖 , 上刻有龟背纹 , 足见陶砚制作的精巧 。 东汉时 , 随着社会生产和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 , 书写工具的制作也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 。
本文图片
无形制的小墨团被有形制的墨锭取而代之 , 纸也跻身于以简为书写材料的行列 , 与简有平分秋色之势 。 这些都有力地促进了砚的发展 , 使之趋于灵便和抛开砚石 , 自成一体 。 1972年在甘肃武威县磨嘴子东汉墓中出土了一漆匣石砚 。 砚呈长方形 , 较规则 , 已没有砚石 。
- 奇迹mu|奇迹MU 浅析最强职业-死神召唤
- 纪晓岚|旧藏·纪晓岚款石眼端石乾坤文房砚台
- 水墨画|形式美与美的形式——浅析孙瑞洁水墨画里的美学创意
- 北京冬奥会$浅析大导演张艺谋作品的几个特点
- 巨石!2007年,山东土豪斥巨资购买砚台遭人嘲笑,后经专家鉴定价值两亿
- 作者&读书 | “槐树畈”人的心灵史诗——席星荃《祖先的村庄》审美意蕴浅析
- 浅析|意大利作家预言:2080年将发生“碎布瘟疫”,实体书店与阅读浅析
- 荷塘@三合又起齐鲁风 天地莲池论艺道——大周石桥绘画艺术浅析
- 清刚雅洁|清刚雅洁 姣好修美:青年书法篆刻家成昊杰篆刻艺术浅析
- 和田玉籽料|舊藏和田玉籽料“卧牛砚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