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采访人员 周琴
4月5日 , 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 清明既是节气 , 又是节日 。 元代吴澄所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有云 , “物至此时 , 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 清明时节 , 万物明朗 , 正是春耕生产的好时候 。
如今所说的清明 , 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重大节日 , 成为寄托人们情感和享受灿烂春日的节日 。 在四川历史名人中 , 包括李冰、李白、杜甫、薛涛、苏轼等 , 都留下了跟清明相关的文字和故事 。 其中 , 苏轼的行书代表作《黄州寒食诗帖》和《东栏梨花》中那句“人生看得几清明” , 至今读起来仍余韵袅袅 。
纪念李冰
放水节再现传承千年的民俗
都江堰放水节是都江堰市的民间习俗 。 在二十四节气的清明这一天 , 为庆祝一年一度都江堰水利工程岁修竣工和进入春耕生产大忙季节 , 民间都要举行盛大的庆典仪式 。
先秦时期 , 因岷江水患 , 川西民众饱受旱涝之苦 。 公元前256年 , 秦国蜀郡守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 使得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 , 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
人们为了纪念李冰 , 每年都举行一系列相关活动 , 包括官方祭祀和群众祭祀活动 。 放水节最为重要的活动内容是在都江堰渠首鱼嘴分水工程处举行砍断连接杩槎的竹索、外江水流入经岁修后的内江的开水仪式 。
关于李冰 , 历史文献中记载很少 , 语焉不详 。 同样身为四川历史名人的常璩在《华阳国志·蜀志》中 , 详尽记述了李冰在蜀治水的事迹 , 为我们勾画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关于李冰率众修建都江堰的事迹 。 李冰已在蜀人心中活了两千多年 , 而且还将继续鲜活下去 。
本文图片
▲ 李冰
折柳、蹴鞠、荡秋千
李白杜甫都曾在清明感怀
“诗仙”李白的诗风格雄奇奔放 , 俊逸清新 , 富有浪漫主义精神 。
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或二十三年(735) , 李白游洛城(即洛阳)时 , 因闻笛声《折杨柳》曲 , 而触动了思乡的情怀 。 他写下《春夜洛城闻笛》云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 ”
在民间 , 清明节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 。此外 , 古人送别时折柳 , 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 。 据说“柳”谐“留”音 , 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 。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 , 二十多岁就离家东游 , 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 , 春夜闻笛《折杨柳》曲 , 触发深长的乡思是感情的自然流露 。
【清明节|当四川历史名人遇上“清明”:人生看得几清明 丨民俗日历·二十四节气】
本文图片
▲ 李白
清明节除了折柳外 , 还有大量游乐的习俗 , 如放风筝、荡秋千、射柳和蹴鞠 。 大历三年(768) , 杜甫自夔州出峡后 , 流落湖湘 。 第二年(大历四年)春天 , 漂泊到了潭州(今湖南长沙) 。 杜甫到长沙后 , 正赶上过清明节 。 有感于节日气氛 , 杜甫在《清明二首》诗中写道 , “十年蹴鞠将雏远 , 万里秋千习俗同” 。 十年来 , 在这人人蹴鞠的日子里 , 杜甫感叹自己携带着子女是一天比一天流落得遥远 , 但万里他乡到处都戏荡秋千 , 那风俗和习惯却是与故园相同 。 本想经邦济世 , 兼善天下 , 但个人的命运却随着政治的变迁沉浮 , 到头来往往报国无门 , 彷徨苦闷 。
- 留学生|月薪6k面试受歧视,海归血泪控诉悔不当初,留学已不是最佳选择
- 天府|我们的节日丨四川天府新区举办清明诗歌朗诵音乐会 倡导绿色文明祭祀
- |当你找不到方向时,敢辞掉工作静下来思考吗?
- |清明节特别策划丨追思故人,感悟生命
- |绝交信流出!没当上副会长就绝交:这种想法普遍存在,敢说的不多
- |艺术清明节假期双展,两位大师多部名作亮相
- 琼瑶|“小狗文学”走红是对经典爱情的当代呼应
- 世界时|清明节,谈谈死亡:人生是一个无可避免的过程
- 庞贝古城|庞贝时代人们为何在面包上系绳子,当代厨师揭秘:那样做好处多多
- 杨抒敏|家国清明 当我想你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