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何以成为诗歌发展的顶峰?( 二 )


冯乃希:
您好 。 我认为文字本身是中立的 , 生僻字与是否高雅没有直接关系 , 通俗的文字和文学也一定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庸俗 。 使用生僻字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一个人知识面较广 , 但使用常见字不意味着一个人学识不够 。 由常见字组成的文学作品 , 也可以振聋发聩 。 请看鲁迅先生的《呐喊》 , 极少生僻字 , 但每篇文章都直击痛处 , 令人叫绝 。 再看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 , 但闻人语响 。 返景入深林 , 复照青苔上 。 ”全是常见字 , 但有十足的画意与诗情 , 极优美动人 。 晚明以来 , 戏曲小说等通俗文学日渐发达 , 冯梦龙《山歌》收了许多时调小曲 , 很通俗 , 但别有文学趣味 。 综上 , 雅俗绝无严格界限 , 生硬的“掉书袋”不一定雅 , 用直白的口语不一定俗 。
|唐代何以成为诗歌发展的顶峰?
本文图片

雷陆陆陆:冯老师 , 您的《玉山丹池》为何将富春江译为富阳江?
冯乃希:
谢谢您的仔细阅读 。 富春江在当时又名富阳江 , 作者原文里用的是富阳 。 为了尊重原意 , 当时也跟编辑老师们讨论了一下 , 就决定沿用“富阳”之称了 。
澎湃网友NV3Ezi:为什么唐代的古诗高度繁荣 , 而词却很少有人提及?
冯乃希:
与唐代诗歌相比 , 词显得不是那么有名 ,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 首先 , 我们今天对古代文学的理解深受“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这种说法的影响 , “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已经成为一种“常识性”的思路 , 仿佛宋以前的词都不好、仿佛明清以前就没有小说 , 显然这是有误导性的 。 这种思路是传统文学史叙述带来的 , 我们应该对此保持反思 。 其次 , 与诗歌相比 , 唐代的词创作一般局限于比较私人的宴饮娱乐场合 , 大约是从中晚唐才逐渐流行的 。 现存唐代词的数量也相对有限 , 大家熟悉的有温庭筠和韦庄的作品 。 唐代词被整理成词集是更晚的事情 , 到五代时期才有了著名的《花间词》 。 相较之下 , 唐代诗歌的创作规模更大 , 唐诗集从唐代就已经产生了 , 它看上去更加繁荣 。 最后 , 学者通常把唐、五代的词放在一起来研究 , 分析它们与乐府诗、格律诗的关系 , 也分析它们对宋代词作的影响 。 唐代词在学术界是得到高度重视的 , 只能说它在普通读者那里不如唐诗那么有名气 。
|唐代何以成为诗歌发展的顶峰?
本文图片

改个名字还挺难的:请问老师 , 外国人怎么理解唐诗?翻译能够翻出其中的韵味和格律吗?
冯乃希:
海外汉学家中有很多优秀的唐诗专家 , 哈佛大学荣休教授宇文所安(Stephen Owen)就是其中之一 。 跨语言、跨文化的视野往往能让他们有机会看到新的问题 , 也能在阐释唐诗的文学艺术价值上别具一格 。 唐诗的外文翻译也有很长的历史 , 好的翻译试图再现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 尽可能地重现您所提到的“韵味” 。 但由于语言的不同 , 格律是无法完全复制再现的 。 我认为 , 用另一种语言说明一首唐诗的内容并不难 , 但完全“信达雅”地再现 , 是很困难的 。 这不仅是唐诗面临的问题 , 是所有语言的诗歌都面临的难题 。
樱桃老爸Q:冯老师 , 您对于《春江花月夜》是孤篇盖全唐这种说法有什么评价?《春江花月夜》的艺术水平到底怎么样?
冯乃希:
根据学者的研究 ,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没有出现在现存的唐人选唐诗集中 , 也就是说 , 在唐代它可能并不是那么有名或有代表性 。 它最早进入诗集 , 应该是在北宋郭茂倩编纂的《乐府诗集》中 。 明代的诗评家开始渐渐重视这首诗 。 比如竟陵派诗人谭元春认为它字字写得有情 。 “孤篇盖全唐”的这个说法是晚清民国时期逐渐流行起来的 。 王闿运提出“孤篇横绝”的说法 , 闻一多进一步赞扬它为“诗中的诗 , 顶峰中的顶峰” 。 我们要注意到 , 这是一个地位不断拔高的过程 , 而且不同时代评论家对《春江花月夜》的评析必然与自己身处的时代的思潮和审美趣味等文化现象密切相关 。 张若虚目前所存诗歌极少 , 《春江花月夜》是很珍贵的存世之作 。 就我个人而言 , 这首诗写得非常优美 , 也蕴含一种哲学式的沉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