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何以成为诗歌发展的顶峰?

|唐代何以成为诗歌发展的顶峰?
本文图片

“花间一壶酒 , 独酌无相亲”“明月松间照 , 清泉石上流” , 这些脍炙人口的唐诗名篇 , 在今天仍然是后世诵读的经典 。 一首诗在一个印刷术普及之前的世界里诞生 , 此后基于手写抄本和口头表演等方式 , 穿越时代的风沙一步步向我们走来 。 而每一首诗都因其抄写者和吟诵者的差异而变得“独一无二” , 经历“记忆”的影响、“口语性”的打磨 , 成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模样 。
这些“唐诗”原貌如何 , 又是怎样演变而来的?古代诗歌何以在唐朝走向繁荣?唐代诗歌的流通如何深刻地镶嵌在社会变迁之中?
以下是《有诗自唐来》译者、芝加哥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学系博士、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助理教授冯乃希在澎湃·问吧与读者的问答 。
|唐代何以成为诗歌发展的顶峰?
本文图片

这里是标题
文 |
来源 |
神的鱼儿:冯老师 , 为什么从小到大 , 我们都要让孩子坚持读唐诗?在现代社会 , 古诗词除了优美还有别的意义吗?
冯乃希:
我认为 , 古诗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精华 , 其意义不只是能给我们带来审美上的体验 。 现代社会 , 尤其是网络空间里 , 充满了未经打磨的、冗余甚至是过于粗浅的语汇表达 , 长此以往会影响孩子们的读写能力和审美趣味 。 重回文学经典的意义 , 首先是冲击流行文化中潜在的庸俗化倾向 , 平衡“短平快”刺激性娱乐方式带来的问题 。 唐诗有其凝练的语言表达 , 对孩子来说是很好的语言训练 , 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其“信达雅”的语言能力 。 唐诗还展示了许多富有深意的意象和场景 , 如山川的壮美、边塞生活的艰苦、久别重逢的喜悦 , 这些体验和情绪值得我们反复琢磨 , 从中找到自然和人生的力量 。 我还认为 , 读唐诗不应该是机械的死记硬背 , 应该与现实生活的场景结合起来 。 比如春天带孩子去看柳树 , 自然就可以教他“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 孩子在念诵的过程里 , 不仅学习了语言 , 还可以观察柳叶的样貌 , 也可以想象春风的形态 。 这是一种综合而愉快的学习体验 。
清溪流月(何方):能和唐宋诗词相媲美的现代文字有哪些 。 唐诗宋词对于现代有和没有 , 有区别吗?
冯乃希:
以唐诗宋词为代表的文学经典对于今天的我们仍旧十分重要 。 首先 , 诗歌能够给我们精炼、优美、意味深长的语言体验 , 这恰恰是网络流行语所欠缺的 , 也是现在我们急需重拾的 。 其次 , 文学经典中描绘自然的壮丽或人世的百态 , 往往能给我们贯通古今的情感力量 , 让人勇于面对困难 , 敢于抒发情志 。 另外 , 文学经典也是我们民族的自信心的来源 , 学习经典是了解自身历史和文化的过程 。
|唐代何以成为诗歌发展的顶峰?
本文图片

小刺猬志刚:请问老师 , 唐诗在当时是口语化的唱曲吗?唐代有没有像李清照一样出名的女诗人?
冯乃希:
在唐代 , 诗歌的功能十分多元 , 很多诗具有极强的口语性 , 能够用于演唱 。 梨园乐师和长安城的乐伎也常常向有名的诗人求诗来演 , 请参考我之前的回复 。 当然 , 唐代的诗歌经历了一个明显的格律化的过程 , 越发成为一种彰显文人身份的技能 , 逐渐成为更纯的文字艺术 , 有些就与表演渐渐脱勾了 。
澎湃网友zi6F73:冯老师您好 , 考试中写作文生癖字容易得高分 , 生癖字代表高雅吗?通俗就一定世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