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 , 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执导的《教父》(The Godfather)公映五十周年 。 这部经典的黑帮类型片兜兜转转 ,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 , 是不少电影人和观众的电影启蒙 。
在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石川看来 , 科波拉作为美国电影新浪潮代表人物 , 在《教父》中大胆运用大光比、低影调的手段 , 开场戏让明星的脸庞深深陷入黑暗中 , 这是反古典好莱坞惯例的 。 “他故意不采取常规操作 , 对演员大量的用顶光 , 这样就使得马龙·白兰度的眼睛深深地藏在两个深坑里 。 塑造出了那种老谋深算 , 深不可测的感觉 。 ”
文章图片
《教父》剧照
石川介绍说 , 上世纪八十年代 , 中国电影艺术正处在想要彻底脱离戏剧 , 进而确定自己独立美学价值的时期 。 “电影作为一个综合艺术 , 它的表现手段也是综合性的 , 体现在光影、影调、色彩、音响等等方面 。 那个年代 , 电影作为综合艺术 , 本体上的艺术手段是在迅速提高的 。 国内院校在八九十年代讨论《教父》的影响 , 主要在这方面 。 除了《教父》 , 还有《巴顿将军》——之前国产电影的人物塑造比较公式化、概念化 , 如何从传统的禁锢当中跳出来?这些电影给了我们一些借鉴 。 ”
文章图片
左起:《教父》《教父2》《教父3》海报
《教父》的成功 , “代表着一种新的电影制作模式崛起”
尽管在过往中国第五代导演的访谈中 , 也曾带出过对《教父》电影影响认知的吉光片羽 。 比如 , 陈国星导演在拍摄《孔繁森》期间 , 男主演高明为了克服高原反应导致记不住台词的问题 , 拍摄现场 , 导演就把他的台词写好贴在一切可见的物品 , 甚至对手戏演员的上身 。 这同《教父》拍摄时 , 科波拉导演给男主马龙?白兰度提示台词的手法可谓如出一辙 。
【内地|《教父》50年|石川:我们看到世界的同时,也看到《教父》】“这可能只是一个巧合 。 ”石川说 , “片场上的灵机一动 , 不好讲谁启发了谁 。 况且八十年代介绍《教父》拍摄背景故事的书籍在内地的市面也见不到 。 ”石川甚至怀疑 ,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内地 , 即便是电影学院“象牙塔”中的师生也很少有人看过《教父》全片 。 “那个时候 , 这种片子进国内还是挺困难的 , 即便是北京、上海的观众看这样的片子也基本都是通过文化交流的方式 , 比如不定期举办的某某电影周上 。 而且像《教父》这样的片子 , 版权费用非常贵 。 是以八十年代人们看到的西片 , 基本上都比它们在海外上映要晚很多年 , 可能都已经是人家的二轮、三轮放映以后 , 甚至不要钱说你们拿去放吧 。 ”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 , 随着电视机、录像机在中国大城市的普及和出现 , 内地家境比较富裕的电影爱好者 , 倒是可能会通过从香港流入的盗版VHS录像带看到《教父》 。 “这应该是八十年代后期的事情了 , 看过的人也寥寥无几 , 非专业的观众根本没有接触到类似影片的渠道 , 我自己都是九十年代才看的《教父》 。 ”
石川回忆说 , 1995年自己读研时 , 学校附近有一家录像厅 。 “老板热爱电影文化 , 他手上有很多世界名片 , 谈起获奖影片也如数家珍 。 我们几个同学就每个星期集体去包场看几部电影 , 看得越多 , 越能打折 , 我们就拼命看 。 我记得有一次一口气通宵看了五六部 。 当时看片环境挺恶劣的 , 录像厅里空气十分污浊 , 座位也不舒服 。 就是在那样的条件下 , 我们接触到了很多世界名片 , 除了《教父》 , 《红色沙漠》《八又二分之一》等等都是在那看到的 。 类似《教父》的录像带在香港市场上是有卖的 , 翻录的录像带在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流入内地 。 后来还出了VCD 。 ”
- 梦想|网剧《炽道》杀青,金晨王安宇田径场上携手实现梦想
- 军旅|《特战荣耀》首播收视夺冠,拿下三个第一,杨洋出手就是“王炸”
- 小雪|《家有儿女》中小雪第一次化浓妆,刘星说了四个字,暴露两人关系
- 因为|《才不要和老板谈恋爱》:中年人的爱情如何保鲜,不妨学学钱爸爸
- 史最佳|Robert与Zoe主演的电影《新蝙蝠侠》,被誉为影史最佳,噱头or实至名归?
- 档期|清明档总票房1.2亿,《精灵旅社4:变身大冒险》成最大赢家
- 什么|DC《沙赞》导演表示想执导《超人》电影,但超人的狂热粉丝太多了
- 严莉莉|《巴啦啦小魔仙》真是“大咖云集”,认出了蔡徐坤,却不知还有她
- 徐克|春节档冠军实至名归!《水门桥》突破26亿,再成救市英雄!
- 文化|《鼓楼外》今晚温暖收官 传递和谐匠心弘扬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