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衣|破碎亦重生——读《铁袈裟》( 二 )


外衣|破碎亦重生——读《铁袈裟》
文章图片

《铁袈裟》郑岩著,三联书店出版 本书入围2022年2月华文“好书单”及中华读书报好书单
除了物的故事之外 , 《铁袈裟》关于破碎的讨论也让我们更多地觉察到物的生命 。 《铁袈裟》“正编”中讲述灵岩寺残铁跨越多个朝代的故事 , 如同一部它的个人传记:在武则天时期诞生 , 在唐武宗会昌灭佛中消亡 , 又在北宋浴火重生 , 化为南宗禅圣物 , 清乾嘉时期它的圣光又逐渐散去 。 “外编”第三篇则涉及更深层的关于物的生命哲思 。 该篇讨论僧人六舟以残破的古物拓片拼合而成的作品 , 这类作品被称为“锦灰堆” 。 如郑岩所述 , 该名词本身就蕴含着“锦成灰、灰成锦”的思考 , 生与死本就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 彼此矛盾 , 但又是一体的 , “荣与悴、生与灭不断转化 , 一片废墟正是新生命开始的地方”(p.296) 。
更有趣的是 , 《铁袈裟》中物的破碎有时也成为其获得生命的起点 。 在比尔·布朗(Bill Brown)提出的物的理论(thing theory)中认为 物性(thingness)是在物停止工作后呈现出来的 , 例如一扇窗户 , 你能够透过它看外面的景观 , 但当窗户忽然破了 , 你才会意识到 , 原来窗户也是一件东西(Brown,“Thing Theory.”) 。 物在残破之后失去了社会赋予它的特定价值 , 但同时也因此获得了脱胎换骨的契机 , 得以以新的方式呈现给我们 , 而新的方式是什么样的?物破碎之后会变成什么?这成为一个让人注入想象的缺口 。 《铁袈裟》“外编”第二篇中讨论的残破龙缸是一件被丢弃在僧寺墙隅的明代落选损器 , 在清朝督陶官唐英(1682—1756)看来 , 该器物中寄藏有火神童宾的精魂 。 完整的龙缸在被选入宫中后会被“用于盛水、盛酒、种花、养鱼 , 或用作祭器”(p.255) , 因此它需要履行用器之责 , 而龙缸在破碎之后 , 失去了这些功能 , 却因此唤醒了寄居其中的童宾 , 童宾的灵魂“借助破碎变形后的缝隙……挣扎而出”(p.261) , 由此开启了新生 。
外衣|破碎亦重生——读《铁袈裟》
文章图片

济南历城区神通寺唐龙虎塔塔身南面东侧金刚力士像(阴影为“铁袈裟”所对应的部位)
“碎片”在《铁袈裟》中也暗含一层更为抽象的意思——当我们把对准物的特写镜头慢慢拉远 , 会发现我们面对的每一件物 , 无论在物质层面是破碎的还是完整的 , 其实都是历史长河中的碎片 。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述 , 艺术史研究是起源于碎片的 。 那些看起来“首尾相继、肢体完整的艺术史著作和博物馆陈列”(p.3)不过是散存的物的集合 , 是一次次劫难之后留下的物的片段 。 所以“铁袈裟”不只是唐朝力士佛像的残块 , 也是灵岩寺历史中的一个碎片 。 此外 , 灵岩寺中还有上千年来留下的百余座石结构墓塔和墓碑 , 排列在“祖师塔”的前方 , “宋、金、元、明、清 , 绵延不绝”(p.126) 。 这些墓塔和墓碑看似构成灵岩寺完整的线性历史 , 但事实上它们也不过和铁袈裟一样 , 是灵岩寺悠长历史中残存的一个个碎片 。 六舟的锦灰堆或许是关于历史碎片的最好注解 。 他的作品不只是物的碎片的集合 , 也是历史碎片的汇聚 。 “他没有按照年代排列那些古物 , 是周秦汉唐辽宋金元重新洗牌 , 原本并不相干的历史碎片 , 由于偶然的机缘而汇聚在同一个时间点上 , 纵横穿插 , 耳鬓厮磨 , 组成一个新的家庭”(p.314) 。 历史中的碎片或许都是以此般偶然性的方式 , 与我们相遇 。